具有π…π作用的三维Cu(Ⅰ)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和荧光性质 |
| |
作者姓名: | 黄廷洪 朱胜兰 杨虎 赵彬 阳龑 |
| |
作者单位: | 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自贡 643000,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自贡 643000,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自贡 643000,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自贡 643000,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自贡 643000 |
| |
基金项目: | 四川理工学院人才引进项目(No.2014RC29)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No.15ZA0223)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o.2015CL03)和精细化工助剂及表面活性剂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2015JXZ01)资助 |
| |
摘 要: | 合成了2个铜(Ⅰ)的配位聚合物{[Cu4(4-bpo)4(CH3CN)4](BF4)4}n (1)和{[Cu3(4-bpo)2(4,4''-bipy)(CH3CN)6](BF4)3}n (2)(4,4''-bipy=4,4''-bipyridine,4-bpo=2,5-bis(4-pyridyl)-1,3,4-oxadiazole),并对其进行了红外、氢谱、氟谱、硼谱等相关表征,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聚合物的结构。晶体结构研究表明,配位聚合物1通过2,5-二(4-吡啶基)-1,3,4-噁二唑桥连配位作用构筑‘8’形状的结构单元,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引入4,4''-联吡啶配体,导致配合物的结构发生改变:在配合物2中,一维螺旋链通过π…π氢键相互作用组装成不同二维和三维网络结构,说明引入第二配体对改变配合物的超分子结构起关键作用。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1的固态发光性能,显示其存在ILCT电荷跃迁。
|
关 键 词: | 铜(Ⅰ) 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
收稿时间: | 2015-11-27 |
修稿时间: | 2016-04-06 |
|
|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