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有机发光二极管老化机制
引用本文:牛泉,郝洪敏,林雯欣,黄江夏.有机发光二极管老化机制[J].发光学报,2023(1):186-197.
作者姓名:牛泉  郝洪敏  林雯欣  黄江夏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0320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A1515011969)~~;
摘    要: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因在照明和显示领域的巨大潜在应用备受人们关注。在过去的三十年里,OLED器件的效率和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于商业应用而言提高器件寿命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进一步提升器件稳定性,则需要深入地研究OLED内部存在的老化机理。本文以小分子和聚合物OLEDs为例,综述了两种器件的老化机制。概括了OLED的一些外在和内在老化机制,并介绍了小分子和聚合物OLEDs老化机理的研究进展。对于小分子OLEDs,有研究提出其老化机理是激子与极化子的相互作用,形成陷阱导致器件老化。另一种理论认为激子与极化子的作用诱导分子聚集,促进界面老化。而对于聚合物OLEDs老化机理是激子与空穴相互作用,诱导空穴陷阱产生,导致了亮度、效率损失和驱动电压上升的现象。同时综述了目前一部分延长器件寿命的方案,为后续开发效率更高、寿命更长的OLED器件提供积极作用。

关 键 词:有机发光二极管  退化机制  器件寿命  稳定性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