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C~(12)(d,p)C~(13)和Ca~(40)(d,p)Ca~(41)基态反应质子极化的研究
引用本文:姜承烈 ,余泮水 ,谢滋 ,毛振麟 ,程业浩 ,梁文学 ,王震遐 ,郑万辉 ,赵忠尧.C~(12)(d,p)C~(13)和Ca~(40)(d,p)Ca~(41)基态反应质子极化的研究[J].物理学报,1966(5).
作者姓名:姜承烈  余泮水  谢滋  毛振麟  程业浩  梁文学  王震遐  郑万辉  赵忠尧
摘    要:本实验测量了C~(12)(d,p)C~(13)和Ca~(40)(d,p)Ca~(41)两个基态反应质子群在六个角度上的极化值。在C~(12)的反应中,小角区的结果和前人的工作相近,和半经典符号规则j_n=l_n±1/2,P=(±)一致。θ_L=115°的数据是前人没有测量过的,我们得到P=0.529±0.068,在Ca~(40)的反应中,小角区数据的符号也和半经典符号规则一致,和Немeц及Boschitz的实验结果相同,而和Hird,Takeda及Bercaw的实验结果相反,看来这是由于入射能量不一样所致。因为在这些实验中,三个较高入射能量和三个较低入射能量的结果,都分别有一致的符号,把已发表的极化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半经典符号规则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或者,可能找出一个修改后的符号规律,以供核能谱学应用。在有些情况下,我们看到,随着氘核能量的增加,极化角分布的图形似乎有向小角区移动的趋势,这可能是直接反应的一个特性。关于截面和极化角分布间的位置对应关系,我们认为,截面角分布的极小,除了可对应于极化的变号以外,还可能对应于极化绝对值的极大,截面角分布的极大也可能对应于极化的变号,对于这些现象,我们用粗糙的扭曲波理论进行了讨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物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