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干扰素的功能表达机理——2′-5′三腺苷酸在干扰素抗病毒作用中的重要意义
引用本文:刘新垣,娄艳春,李伯良,王德宝,姚堃,周瑶玺,金锦仁,闻玉梅.干扰素的功能表达机理——2′-5′三腺苷酸在干扰素抗病毒作用中的重要意义[J].中国科学B辑,1983(6).
作者姓名:刘新垣  娄艳春  李伯良  王德宝  姚堃  周瑶玺  金锦仁  闻玉梅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刘新垣,娄艳春,李伯良,王德宝),南京医学院微生物教研组 (姚堃,周瑶玺,金锦仁),上海第一医学院微生物教研组(闻玉梅)
摘    要:本工作证实,pppA2′p5′A_2′p5′A(2′-5′P_3A_3)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用,它能抑制RNA病毒如Influenza H_3N_2/77,Influenza H_1N_1/77,ECHO_(11),rhino,Sendal,Sindbis及VSV等病毒,也能抑制DNA病毒(如herpes Ⅰ型)在人胚皮肤肌肉成纤维母细胞中的致病,因而对病毒感染细胞起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1μM2′-5′P_3A_3对个别病毒的作用效果(与其他病毒相比)甚至比512单位/毫升的干扰素(IFN)还好,这说明2′-5′P_3A_3在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2′-5′P_3A_3与IFN的抗病毒作用进行比较之后,发现对于多数病毒,二者虽有差异,但有一定的平行关系,少数病毒则二者差别甚远,所有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病毒本身的作用所引起。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