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的阶段性响应分析——以库区湖北段为例
作者姓名:钟红平  王宏志  邢慧敏  龙文杰  严青青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武汉430079
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资助项目
摘    要:三峡工程历经规划论证、大坝施工、大江截流、下闸蓄水、正式建成和全面运营等6个阶段.以1990年~2015年6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在ArcGIS平台下提取土地利用双向变化信息,并构建了土地利用程度综合变化指数(Land Use Degree Change, LUDC),对三峡库区湖北段土地利用的阶段性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规划论证阶段三峡库区湖北段土地利用(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结构是10∶82∶6∶1∶1,正式运营阶段土地利用结构是9∶81∶6∶2∶2,土地覆盖以植被型为主; 2)三峡工程不同阶段库区土地利用变化面积、速度/速率及方向差异性显著.蓄水前主要是林地和耕地的相互转换,蓄水后除水面扩展外,宜昌市区建设用地持续大面积增加; 3)创建覆盖研究区的1 km×1 km空间网格,以此为单元计算LUDC,土地利用程度综合变化主要发生在500 m以下的河谷地区,且变化与其所处工程建设阶段、国家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非常契合,反映了区域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响应.在研究区各阶段,影响因素主次有所差异,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是土地开发的主要驱动力,建设用地和水域通过占有林地和耕地迅速增加;在移民安置、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保护政策影响下,生态环境日益得到改善.研究结果为库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也为了解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参考.

关 键 词:LUCC  驱动力  空间网格  遥感  三峡工程  三峡库区湖北段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