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读者园地
引用本文:吴诚.读者园地[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98(8).
作者姓名:吴诚
作者单位:上海材料研究所
摘    要:问:形成硅钼杂多酸的适宜酸度条件是怎样的? ——山东读者 黄林芬 硅钼杂多酸有两种型态,α型和β型。这是Strickland于1952年研究提出的。形成α型硅钼杂多酸的酸度条件为pH 2.3~3.9;形成β型的酸度条件为pH 1~2。对一个具体方法而言,所选用的最佳酸度与钼酸盐浓度,温度及基体元素的共存量等因素有关。β型硅钼杂多酸形成后能在25~30h内转化为α型。但就灵敏度而言,在络离子的吸收峰波长处,α型高于β型,α型的ε_(314)=2.1×10~4,而β型的ε_(314)=1.7×10~4;而在其它较大波长处则β型高于α型,例如在370nm处,α型的ε=2900,β型的ε为4700;在415nm处,α型的ε为620,而β型的ε为1750。 A.Halász等人于1971年提出12—硅钼杂多酸形成的适宜酸度与H~ ]和MoO_4~-]的摩尔浓度比值(记作Z)有关,根据下列反应: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