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本立院士深度评析我国原子光谱分析——访厦门大学黄本立院士
引用本文:刘丰秋.黄本立院士深度评析我国原子光谱分析——访厦门大学黄本立院士[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31(6):1441-1445.
作者姓名:刘丰秋
作者单位:《仪器信息网》
摘    要:黄本立院士,1925年9月生于香港。60多年来,一直从事原子光谱分析研究,是国内外著名的原子光谱分析领域的学者,在其科研生涯中多项闪亮的“第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原子光谱分析的发展历程:1957年第一个创立一种可测定包括卤素在内的微量易挥发元素的新型双电弧光源,被国外学者誉为“最完善的”双电弧光源; 1960年在我国建立第一套原子吸收光谱装置并开展研究工作,发表了国内首批原子吸收论文; 1984年成为我国第一位以原子光谱分析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 1988—1989年在国内首次以该研究方向招收一批从国外回来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国一大批光谱分析的骨干师从于他; 1991年其小组建立了流动注射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法; 1993年成为我国第一位以原子光谱分析为研究方向的院士; 2000年发表了不用一氧化碳的镍蒸气发生法; ……黄本立院士主持、参加过多项国家、中科院、省市等重大研究项目,如,1985年主持“光谱感光板测光自动化”课题、1993年主持“ICP进样方法及其过程的研究”、1995年主持“流动注射在原子光谱分析中应用的技术、新方法”……黄本立院士多次荣获国家、省级先进工作者、优秀专家等称号。

收稿时间:2010-06-22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