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3位取代苦参碱衍生物抗癌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引用本文:程杏安,周沃华,刘展眉,蒋旭红,周昱喆,Sammy Zheng.13位取代苦参碱衍生物抗癌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14(3):200-203.
作者姓名:程杏安  周沃华  刘展眉  蒋旭红  周昱喆  Sammy Zheng
作者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分子设计与模拟研究所;University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A109270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2013B3550200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S2012010008763)
摘    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计算了13个13位取代苦参碱衍生物的电子结构,研究了化合物结构与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抗癌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结果表明:(1)13位取代的苦参碱类衍生物的最低空轨道能ELUMO越低,最低空轨道与最高占据轨道的能隙ΔE越小,化合物抗癌活性越高;(2)分子的能量Etotal、面积S以及体积V越大,其极化度P越大,活性越大;(3)分子的油水分配系数logP越大,活性越大,即分子的疏水性增大活性增强.综合得到了显著性较好的QSAR方程:-lgIC50=97.008-11.759ΔE+818.602QC2-2.132×10-4Etotal,可用于预测该类衍生物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活性并进行分子设计.

关 键 词:苦参碱  抗癌活性  密度泛函理论  定量构效关系(QSAR)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