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钴(Ⅲ)催化CpCoS2C2B10H10分子内B(3)/B(6)位和Cp配体偶联
引用本文:叶红德,徐宝华,胡久荣,燕红.钴(Ⅲ)催化CpCoS2C2B10H10分子内B(3)/B(6)位和Cp配体偶联[J].无机化学学报,2015,31(7):1447-1452.
作者姓名:叶红德  徐宝华  胡久荣  燕红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93;上饶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上饶 334001,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93,上饶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上饶 334001,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9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361022, 21261020)、第54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基金(No.2013M541640)、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 室第25批开放课题资助项目。
摘    要:半夹芯16e化合物CpCoS2C2B10H10(Cp:cyclopentadienyl) (1)与HC≡CCO2Me在2-甲基二硫代丙酸存在下反应生成化合物{(C5H4CoS2C2B9H9)(CH=CHCO2Me)(Me2C=CS2H)} (2)和(Me2C=CS2H)3Co (3)。在化合物2中, 原料化合物1中的一个S-Co键断裂, 该S原子与一分子HC≡CCO2Me末端炔基碳原子连接。Co原子与2-甲基二硫代丙酸的S原子连接成键, 2-甲基二硫代丙酸分子中的SH基团与Co原子通过配位键相连;同时, Cp环的一个碳原子与碳硼烷笼体的B(3)/B(6)位相连, 该B(3)/B(6)位的氢原子迁移到炔烃HC≡CCO2Me的内部炔基碳原子上形成反式烯键。3个2-甲基二硫代丙酸分子中的3个S原子分别与1中的Co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 3个SH基团与Co原子通过配位键相连, 从而形成化合物3。化合物2和3分别用红外、核磁、元素分析、质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表征。

关 键 词:  碳硼烷  配体  偶联
收稿时间:2015/3/29 0:00:00
修稿时间:5/8/2015 12:00:00 AM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