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α-取代苯并噻吩钌乙炔及钌乙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电化学及光谱电化学性质
作者姓名:欧亚平  张静  邝代治  张复兴  张倩  庾江喜  朱小明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功能金属有机材料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衡阳 421008,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9,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功能金属有机材料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衡阳 421008,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功能金属有机材料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衡阳 421008,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功能金属有机材料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衡阳 421008,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功能金属有机材料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衡阳 421008,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功能金属有机材料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衡阳 421008
基金项目:功能金属有机材料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GN15K05)和衡阳师范学院科学基金(No.14B23)资助项目。
摘    要:α-取代苯并噻吩乙炔及乙烯基为配体,与不同辅助配体键合的金属钌为氧化还原活性端基,分别合成并表征了α-取代苯并噻吩钌乙炔及钌乙烯配合物12,两个配合物均经X射线单晶衍射的确证。电化学性质表明配合物1具有较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金属氧化态相对于2比较稳定。红外光谱电化学研究表明配合物12分别形成1+2+后,与金属相连的ν(C≡C)和ν(C≡O)伸缩振动吸收均发生变化,其中ν(C≡C)变化较大,可能由于形成了Ru=C=C结构;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电化学研究发现电解后,中性分子12在紫外区域的强吸收峰均逐渐降低,1+分别在可见及近红外580 nm,698 nm及874 nm处出现较弱的3个吸收峰,3个吸收峰可能归属于LMCT吸收。2+在296 nm处出现1个很弱的吸收峰,这不同于配合物1+,可能源于2+的稳定性。

关 键 词:α-取代苯并噻吩  钌乙炔配合物  钌乙烯配合物  合成  电化学  光谱电化学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