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振荡剪切对聚乳酸熔体分子链解缠结的研究
引用本文:刘天宇,蒋维娇,杨卫星,张琴,傅强.振荡剪切对聚乳酸熔体分子链解缠结的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8(8).
作者姓名:刘天宇  蒋维娇  杨卫星  张琴  傅强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养护技术...;聚合物成型加工教育部重点...;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海军工程大学海军水声技术...;宁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大庆油田测试技术服务分公...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养护技术...;聚合物成型加工教育部重点...;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海军工程大学海军水声技术...;宁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大庆油田测试技术服务分公...
摘    要:利用哈克旋转流变仪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对聚乳酸(PLA)熔体施加应变为正弦变化的振荡剪切场,从而对PLA分子链进行高效的降黏解缠.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90°C、样品厚度为1.5 mm时,PLA熔体在振动频率和剪切应变分别为3.5 Hz和50%处呈现最佳的降黏效果,其黏度相比于未经处理的熔体黏度下降了3~4个数量级.同时,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结果表明经过振荡剪切处理的PLA其分子量基本不变,表明熔体黏度的大幅下降是由PLA分子链有效解缠结导致而非分子链降解.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结果表明,解缠效果最佳的PLA样品相比于未经处理的样品呈现出更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较高的结晶度,进一步验证了熔体解缠的效果.不仅如此,我们研究了不同退火时间(1~30 min)和温度(180~200°C)对PLA分子链重新恢复缠结的影响,发现随着退火温度和时间的增加,PLA在120°C下等温结晶的半结晶时间不断增加,并向未经解缠处理的PLA样品的半结晶时间不断靠近,表明振荡剪切导致的解缠能在低温度下保持较长时间,在高温下快速复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