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神经损伤区新生离子通道与异常电活动的关系
引用本文:谢益宽,肖文华,李惠清.神经损伤区新生离子通道与异常电活动的关系[J].中国科学B辑,1991(12).
作者姓名:谢益宽  肖文华  李惠清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 100005,北京 100005,北京 1000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医学基金会(CMB),卫生部重点科研课题基金
摘    要:本文报道在因慢性压迫而引起损伤并产生异常传入放电的神经纤维上,应用几种离子通道药物局部作用于神经损伤区或全身注射,观察受伤神经纤维传入电活动的变化。实验表明,在神经损伤后而产生异常传入电活动的背景上,K~+通道的阻断剂四乙胺(TEA)使异常放电频率明显增加;Na~+通道阻断剂河豚毒素(TTX)浸润神经损伤区使异常放电活动消失;Ca~(2+)通道阻断剂异搏定,或影响Ca~(2+)通道的Mn~(2+),La~(3+)离子,不但抑制自发的异常电活动,而且可阻止TEA,去甲肾上腺素(NA)或K~+在损伤区诱发的异常放电。相反,增加神经损伤区的Ca~(2+)浓度使放电增加。这些离子通道药物对神经损伤区的异常放电的易化或抑制作用与对正常传入神经纤维电活动的不敏感性迥然不同,提示神经损伤后发生的异常传入电活动与损伤区的轴突膜上新生离子通道有关,其中可能有新生的Ca~(2+)通道,并参与异常放电的产生。

关 键 词:神经损伤  痛觉过敏  离子通道  去甲肾上腺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