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۱���ϵͳ����е�һЩ��Ҫ�����о�(��)
引用本文:邓柏权.�۱���ϵͳ����е�һЩ��Ҫ�����о�(��)[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3,33(1):13-18.
作者姓名:邓柏权
作者单位:(?????????????о??????? 610041)
摘    要:聚变堆第一壁表面和PFC材料内的氚滞留量、堆系统总的氚投料量多高?在启动和运行的开始阶段的氚坑深度,氚坑时间的大小是多少?在TBM氚增殖包层内固体氚增殖剂中的氚能否高效率地被载氚气体带出来并且以高效率地提取回收?能否找到某些新机制解决这些问题是决定实现ITER的预期目标和最终实现聚变能的实际运用成败的关键问题。本文第(Ⅰ)部分回答前面两个问题,在下期第(Ⅱ)部分将进行创新的探索性研究并且提出某些减少氚滞留量和改善氚提取回收效率的新方案,例如:基于氘饱和的海绵效应;第一壁表面建立氘和铍的伴同沉积层;基于在低频外电场作用下载氚气分子和硅酸锂颗粒电极化旋转催化同位素交换速率增强提高载氚气提取氚效率“SPB方法”等等。

关 键 词:氚滞留量  氚坑深度  氚坑时间  海绵效应  氘和铍的伴同沉积  SPB方法
收稿时间:2012-07-13
修稿时间:2012-11-01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