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5C的中子晕结构研究
引用本文:方德清,Yamaguchi T.,郑涛,Ozawa A.,Chiba M.,Kanungo R.,Kato T.,Morimoto K.,Ohnishi T.,Suda T.,Yamaguchi Y.,Yoshida A.,Yoshida K.,Tanihata I.<,.15C的中子晕结构研究[J].中国物理 C,2004,28(Z1).
作者姓名:方德清  Yamaguchi T.  郑涛  Ozawa A.  Chiba M.  Kanungo R.  Kato T.  Morimoto K.  Ohnishi T.  Suda T.  Yamaguchi Y.  Yoshida A.  Yoshida K.  Tanihata I.<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 201800;2 The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 RIKEN, Wako, Saitama 351-0198, Japan;3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 北京 100871
摘    要:实验测量了83A MeV 14,15C的核反应总截面(σR)及15C产生14,15C和14C产生13C的动量分布(P//). 分析得到了15C产生14C和13C的动量分布半高宽(FWHM)分别为71±9MeV/c和223±28MeV/c, 而14C产生13C的FWHM为195±21MeV/c. 从15C和14C产生13C的FWHM与Goldhaber模型的预言基本一致. 而15C产生14C的FWHM却要比该模型计算小得多. 同时观测到15C的σR比相邻核有反常增加. 在Glauber模型框架中, 对实验测得的P//和σR进行了探讨. P//和σR的分析结果同时显示15C的最后一个中主要处于s1/2态, 具有中子晕结构.

关 键 词:动量分布  核反应总截面  Glauber模型
收稿时间:2004-12-3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物理 C》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物理 C》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