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活性氮反应产生激发态卤化氮实验研究
引用本文:唐晓闩,王鸿梅,韩海燕,李建权,金顺平,黄国栋,储焰南,张为俊,周士康.活性氮反应产生激发态卤化氮实验研究[J].化学物理学报,2005,18(6):887-891.
作者姓名:唐晓闩  王鸿梅  韩海燕  李建权  金顺平  黄国栋  储焰南  张为俊  周士康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环境光谱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电信学院原子与分子物理实验室,芜湖241000,环境光谱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环境光谱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环境光谱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环境光谱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环境光谱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环境光谱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环境光谱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环境光谱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
基金项目:ProjectsupportedbythePresidentialfundofHefeiInstitutesofPhysicalScienc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20020602).
摘    要:报道了利用氮气放电产生的活性氮有效制备激发态卤氮自由基NX(b)(X=F,Cl,Br)的方法.在流动余辉装置上,将含溴有机物CH2Br2、CHBr3、C2H5Br、C4H9Br加入到活性氮中,在550~750nm观察到了较强的NBr(b→X)跃迁发射光谱.机理分析表明,活性氮中的基态氮原子N(4S)与含溴分子反应首先产生基态的NBr,由于亚稳态分子N2(A3Σ+u)的能量转移作用,基态NBr被激发到NBr(b).当含氯有机物CCl4、SOCl2加入到活性氮中时,观察到了NCl(b→X)的发射光谱,而当CHCl3、CH2Cl2加入到活性氮中时,却没有观察到NCl(b)态的辐射跃迁.当SF6与氮气混合放电时,观察到了NF(b)态的跃迁发射谱.分析表明,基态的NCl和NF自由基分别是由N(4S)+CCl3(SOCl2)→NCl(X)+CCl2(SOCl)和N(4S)+SF5→NF(X)+SF4通道产生的,再通过N2(A)能量转移到激发态.

关 键 词:活性氮  卤化氮  发射光谱  能量转移
收稿时间:2004/10/29 0:00:00

Electronically Excited NX(b)(X=F,Cl,Br) Formation by Active Nitrogen Reaction
Tang Xiaoshuan,Wang Hongmei,Han Haiyan,Li Jianquan,Jin Shunping,Huang Guodong,Chu Yannan,Zhang Weijun and Zhou Shikang.Electronically Excited NX(b)(X=F,Cl,Br) Formation by Active Nitrogen Reaction[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2005,18(6):887-891.
Authors:Tang Xiaoshuan  Wang Hongmei  Han Haiyan  Li Jianquan  Jin Shunping  Huang Guodong  Chu Yannan  Zhang Weijun and Zhou Shikang
Institution:Tang Xiaoshuan a,b,Wang Hongmei a,Han Haiyan a,Li Jianquan a,Jin Shunping a,Huang Guodong a,Chu Yannan a**,Zhang Weijun a,Zhou Shikang a
Abstract:
Keywords:Active nitrogen  NX (X=F  Cl  Br)  Energy transfer  Emission spectra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化学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化学物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