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结构多样性与构效关系——雷公藤新药研究与开发
引用本文:李征,李援朝.结构多样性与构效关系——雷公藤新药研究与开发[J].化学进展,2009,21(12):2483-2491.
作者姓名:李征  李援朝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 201203)
摘    要:雷公藤是我国拥有的一种资源比较丰富的传统中草药。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雷公藤内酯醇是一种具有3个环氧基团以及一个α, β-不饱和五元内酯环结构的构型独特的松香烷型二萜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及抗雄性生育等生物活性,自被发现以来,吸引了众多药物化学家及药理学家的广泛关注。通过对雷公藤内酯醇结构多样性改造和修饰,包括对C14-位羟基、C12, C13-位环氧、α, β-不饱和五元内酯环、C7,C8-位环氧、C5,C6-位的修饰,以及三环氧开环的改造,合成出了一系列雷公藤内酯醇衍生物,并进行了相关的药理活性测试。总结雷公藤环氧二萜类结构类似物的药理测试结果,初步得出了一些构效关系的特点。随着针对雷公藤内酯醇各个位点进行结构多样性改造所获得的衍生物以及相应的系统性药理活性测试的不断积累与深化,雷公藤内酯醇的结构与活性关系(SAR)也必定越来越明朗。合成低毒性、高活性、宽治疗视窗的雷公藤内酯醇衍生物是该领域众多药物化学家和药理学家的共同目标,从而使雷公藤在更多的领域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 键 词:雷公藤内酯醇  结构改造  构效关系  
收稿时间:2009-09-24
点击此处可从《化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化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