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竹材的化学成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 |
作者姓名: | 楚杰 马莉 张军华 |
| |
作者单位: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622),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2014K02-12-0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452015165) |
| |
摘 要: | 化学热处理是实现可再生木质生物能源中纤维素高效利用及半纤维素糖化转换的关键步骤。通过预处理过程可以快速去除难溶木质素,实现细胞壁中半纤维素的物理化分离,使得植物细胞壁中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增加木质纤维素的产出量。以硫酸(H2SO4)、稀碱(NaOH)及甘油(glycerol)为预处理介质,采用不同的热处理温度(硫酸(H2SO4)、稀碱(NaOH)热处理温度为117和135 ℃;甘油(glycerol)热处理温度为117 ℃)),对竹材处理前后的主要化学组分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进一步证实化学热处理前后竹材化学组分的变化,以获得不同的化学热处理介入下竹材化学成分转换的主要变化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热化学处理后竹材的纤维素产出量明显增加。纤维素得率及木质素的去除率在不同的处理介质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为,稀碱(NaOH)处理效果优于稀酸(H2SO4)和甘油(glycerol);此外,在相同介质条件下135 ℃热处理效果比117 ℃热处理效果显著。对于不同处理条件的半纤维素的降解程度大小变化结果与此相同。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知,热处理后纤维素环状C-O-C不对称伸缩振动峰出现峰值分解,半纤维素的红外吸收特征峰出现明显陡降变化,木质素苯环特征吸收峰明显减弱,证明纤维素产出量明显增加,半纤维素降解趋势明显,木质素去除效果良好。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结果与标准测定结果一致。
|
关 键 词: | 化学热处理 竹材 化学成分 傅里叶红外光谱 |
收稿时间: | 2015-09-01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