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SU(6)破缺效应对核子形状因子的贡献
作者姓名:王宏民  张本爱
作者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100088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基金 (4 2 10 3 ),2 0 0 1年博士生科研津贴资助~~
摘    要:最近杰斐逊实验室测量了中子的两个弹性电磁形状因子之比GEn/GMn,它反映了中子内部的电磁分布并能帮助理解中子的内部结构.传统的相对论组分夸克模型在解释质子的两种电磁形状因子之比GEp/GMp是很成功的,但在解释中子的该比值时计算值比实验值要低.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我们在相对论组分夸克模型框架下计算考察了SU(6)破缺效应的贡献.发现考虑该破缺效应后的计算结果同实验符合有明显改善.

关 键 词:形状因子  RCQ模型  径向函数  SU(6)对称破缺
收稿时间:2003-11-03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物理 C》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