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素及稳定同位素分析的大黄鱼产地区分技术 |
| |
作者姓名: | 梅光明 杨盈悦 张玉汝 赵月涵 张小军 黄丽英 郑斌 |
| |
作者单位: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 舟山 316021 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 舟山 316021 浙江海洋大学 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2 浙江舟山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浙江 舟山 316000 |
| |
基金项目: | 2021年浙江省科技厅科研院所扶持专项(330000910775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D0900900) |
| |
摘 要: | 为实现对4种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产地(分别来自福建宁德养殖、浙江温州养殖、浙江舟山养殖和舟山渔场自然海域捕捞)的区分,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及元素分析-同位素质谱仪对大黄鱼肌肉中19种矿物元素及δ13C、δ15N和C、N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基于质量分数差异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Fisher判别分析对4种不同产地大黄鱼进行区分。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及事后多重比较(LSD和Tamhane T2检验)结果表明,12种元素(C、N、Mg、Al、K、Ti、Cr、Cu、Zn、Se、Sn、Ba)及δ13C、δ15N在不同产地大黄鱼中具有较明显的地域特征差异。PCA结果表明,前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4.1%)的得分散点图分成了4个相对集中的区域,4种不同产地大黄鱼彼此无重叠,能被有效区分。CA结果表明,4种不同产地大黄鱼中除温州养殖大黄鱼样本被分为两类,其他3种大黄鱼样本均各自聚为一类。Fisher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原始分类结果的判别准确率为100%,“留一法”交叉验证分类结果显示,有85.7%的舟山养殖大黄鱼样本被正确分类,14.3%的被误判为温州养殖大黄鱼,其余3种大黄鱼样本分类准确率均为100%。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元素及稳定同位素比值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手段,可有效实现大黄鱼的产地区分,为大黄鱼产地鉴别提供参考。
|
关 键 词: | 大黄鱼 产地区分 元素 稳定同位素 化学计量学 |
收稿时间: | 2022-07-27 |
|
|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