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荧光光谱技术的菜籽油氧化状态智能评价
作者姓名:孙艳辉  李双芳  郭玉宝  顾海洋  董艺凝
作者单位: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安徽 滁州,239000;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安徽 滁州 239000;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安徽 芜湖,241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701685),安徽省公益性研究联动计划项目(1604f0704051),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608085MC73,1708085MC72)资助
摘    要:菜籽油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易受氧气、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产生氧化酸败现象。为准确判断油脂氧化程度,实现不同氧化模式下菜籽油品质的快速判别,采用三维同步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及BP神经网络法建立菜籽油氧化状态的智能评价模型。以冷榨菜籽油为原料,将样品分别置于常温、Schaal烘箱、高温模式中氧化处理,期间采集菜籽油的三维同步荧光光谱数据及理化指标,当理化指标超出国标限定范围时,停止采集数据。结果表明,菜籽油中荧光物质在不同氧化模式中的演变规律呈显著差异,氧化温度对菜籽油荧光光谱有明显影响。常温氧化350d与第1d相比,菜籽油的特征荧光峰位置无变化,仅在激发波长Ex为620和660nm附近荧光峰强度发生微弱变化;Schaal烘箱氧化26d后,在激发波长Ex为620和660nm附近荧光峰强度显著减弱,且在激发波长Ex为350~450nm之间有新的荧光峰生成;高温氧化48h后,Ex为620和660nm处荧光峰消失,在Ex为400~550nm处产生显著荧光峰,相对Schaal烘箱氧化,荧光波长发生一定程度红移,这是由于高温氧化过程中油脂氧化生成的物质稳定性较差引起的。利用平行因子分析法对三维同步荧光光谱数据进行分解获取有效的二维荧光光谱数据,当组分数为6,Δλ=60nm时激发波长的载荷值最大,不同样品间差异最显著。选定Δλ=60nm波段的二维荧光光谱数据用于智能评价,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值,以极性组分作为模型输出值,分别对菜籽油三种氧化模式数据建模训练。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氧化模式对应的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模型相关系数r均能达到0.9以上,其中常温氧化模式中验证集及测试集模型的相关系数r为1,输出值与目标值较接近,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综合三种氧化模式数据建模,对应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0.913和0.988,均方误差均较小,说明该模型能准确判断菜籽油的不同氧化状态。因此,三维同步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BP神经网络法建立快速检测模型能实现菜籽油不同氧化状态的判别,为菜籽油的氧化程度的评价提供新方法,同时为其他食用油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关 键 词:菜籽油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  BP神经网络  智能评价
收稿时间:2018-02-08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