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含2,4-二氨基-6-(2′-吡嗪)-均三嗪及甘氨酸的铜(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与DNA作用(英文)
引用本文:张雪梅,区志镔,陈实,熊亚红,周晓华,刘海峰,乐学义.含2,4-二氨基-6-(2′-吡嗪)-均三嗪及甘氨酸的铜(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与DNA作用(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2(12):2667-2673.
作者姓名:张雪梅  区志镔  陈实  熊亚红  周晓华  刘海峰  乐学义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华南农业大学生物材料研究所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10151064201000016);华南农业大学211工程重点项目(No.2009B010100001)资助项目
摘    要:以2,4-二氨基-6-(2′-吡嗪)-均三嗪(PZTA)及甘氨酸为配体与高氯酸铜作用合成了配合物Cu(H2O)(Gly)(PZTA)]ClO4(Gly=甘氨酸根)。通过元素分析、测定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2.189 6(3)nm,b=1.308 3(2)nm,c=1.465 4(4)nm,β=131.467(3)°,晶胞体积:V=3.145 6(9)nm3,晶胞内结构基元数:Z=8,Dc=1.876 g.cm-3,最后的残差因子:R1=0.037 4,wR2=0.100 9。应用紫外光谱、溴化乙锭荧光探针及粘度测定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表明,主题配合物以部分插入方式与DNA作用。

关 键 词:铜(Ⅱ)配合物  2  4-二氨基-6-(2′-吡嗪)-均三嗪  甘氨酸  晶体结构  脱氧核糖核酸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