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5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化学   41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01篇
综合类   36篇
数学   283篇
物理学   228篇
综合类   327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A simple and rapid analytical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trifloxystrobin, trifloxystrobin acid and tebuconazole in soil, brown rice, paddy plants and rice hulls was established and validat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Acceptable linearity (R2 > 0.99), accuracy (average recoveries of 74.3–108.5%) and precision (intra- and inter-day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0.9–8.8%) were obtained using the developed determination approach. In the field trial, the half-lives of trifloxystrobin and tebuconazole in paddy plants were 5.7–8.3 days in three locations throughout China, and the terminal residue concentrations of trifloxystrobin and tebuconazole were <100 and 500 μg/kg (maximum residue limits set by China), respectively, at harvest, which indicated that, based on the recommended application procedure, trifloxystrobin and tebuconazole are safe for use on rice. The risk assessment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owing to risk quotient values of both fungicides being <100%, the potential risk of trifloxystrobin and tebuconazole on rice was acceptable for Chinese consumers. These data could provide supporting information for the proper use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trifloxystrobin and tebuconazole in rice.  相似文献   
2.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的分析介绍,阐述了它对我国人居环境、健康的影响,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外健康住宅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建设健康住宅应注意采取的技术措施及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特点,说明了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不能应用于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评估。如果把高新技术企业投资看成是为了获得一个未来取得现金流的机会,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期权性质,就可以用期权理论及Black-Scholes模型评估高新企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IFS-BN结合的辐射源威胁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辐射源威胁评估实时性、复杂性和信息不确定性的问题,将直觉模糊集与贝叶斯网络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IFS-BN的辐射源威胁评估方法。IFS-BN算法通过直觉模糊集刻画贝叶斯网络的节点信息,充分描述节点信息的确定性,不确定性以及犹豫度。同时,将直觉模糊集求得的各辐射源先验概率代入贝叶斯网络模型之中,得出后验概率进行威胁等级排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仿真分析表明,算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与经典贝叶斯网络评估方法相比,IFS-BN算法的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5.
中美高校教师管理若干方面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比较中美两国高校在教师职务 ,教师聘任 ,教师考核管理上的异同 ,分析其产成的原因及其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指出我国高校必须借鉴美国高校的管理经验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 ,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激励人才的教师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属性区间识别理论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根据程乾生教授创立的属性识别理论模型[1] ,提出了属性测度区间的概念 ,建立了属性区间识别理论模型 ,并在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中进行了应用 .  相似文献   
7.
南淝河水质S-P模型参数K1、K2的估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南淝河河流水质S-P模型中碳化BOD衰减系数K1和大气复氧系数K2分段进行了估值.根据实验测定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图解法和两点法等3种方法对K1进行了估值,应用公式估算法对K2进行了估值,并对估值的结果与南淝河的有机污染状况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从而为模型提供准确的参数值,也为南淝河的水污染控制和水质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物理实验课程考核、评估体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华英  罗莹 《物理实验》2003,23(7):25-27
对物理实验课程考核、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物理实验课程考核、评估体系及实施细则.重点介绍了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正规的物理实验课程考试.  相似文献   
9.
建筑结构应该能够承受一定地震运动的作用,同时也应该允许其产生一定的损伤。对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评估有多种的方法。本文将分别对从累积损伤方面、变形方面、变形和累积损伤的总和方面、刚度退化方面得到的损伤模型的特点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The paper is an attempt to refute Quinn's ‘the Golden Age of fisheries population models has ended “hypothesis. The approach is to show it is possible to provide simple matrix based theory for use with delay difference equations applied to products of the 0th to 4th powers of length and numbers at length (Alias” proto‐moments“). It compares these to models just based upon numbers and biomass. It also shows examples (of comparatively little moment) indicating how using multiple proto‐moments coul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delay difference equations to handle the size dependent processes of maturity, selection, natural mortality rates and predation rates and thus improving the biological reality of these mod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