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2篇
力学   38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8篇
综合类   2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单航片数字转绘在土地详查系统中的应用及其精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详查系统是将来建立国土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建立该系统的关键之一是实现调绘航片的数字转绘,本文通过分析单航片数字转绘的精度,从理论上阐明了以数字转绘代替仪器纠正实现土地详查内业自动化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新一代天基测高系统全球生态系统动力学调查(GEDI)对森林观测及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GEDI V2(GEDI第2版)数据反演林下地形的性能,利用机载雷达数据验证林下地形反演精度,并探究反演精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别以美国西波拉森林与中国帽儿山森林为研究对象,利用G-liht及帽儿山高精度机载雷达数据验证GEDI V2数据在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下反演地形的性能,并分析不同光束强度、光斑时间、坡度及植被覆盖度对地形反演精度的影响。【结果】美国西波拉针叶林地区地形反演精度均方根误差(RMSE)为2.33 m,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48 m;帽儿山针阔叶混交林地区地形反演精度RMSE为4.49 m, MAE为3.33 m。随着坡度、植被覆盖度增大,两种森林类型地形反演精度均降低。【结论】GEDI V2数据反演针叶林林下地形精度要优于针阔叶混交林,强光束优于覆盖光束,湿润地区白天效果更优,干旱地区黑夜效果更优;平缓地区数据使用效果极好,陡峭地区精度降低;中低植被覆盖度区域地形反演精度较高,高植被覆盖区域地形测定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It has been established from geological studies that change in the atmospheric content of carbon dioxide gas commenced about one hundred million years ago. The likely origin of this change is advanced as being the onset of the Brewer circulation caused by the rise in terrain induced by tectonic plate movement.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ectonic plate movement can be affected by impacts from external bodies which penetrate the crust of the Earth.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change in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 of carbon dioxide are proposed as first, extinctions and reductions in animal numbers, including primates, as a result of changes in body chemistry of these animals and second, a change in the rate of weathering of rocks giving rise to changes in the availability of chemicals such as calcium and potassium which are essential for plant and animal life. This latter change contributing to the extinctions and reductions in animal numbers. It is shown that the change in weathering can account for the rise to dominance of angiosperm plan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were several simultaneous evolutionary environments on Earth which were a function of altitude which gave rise to a vertical variation in atmospheric content of carbon dioxide. This variation disappeared with rise of terrain and the onset of the Brewer circulation. Such changes are advanced and being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any changes in temperature caused by greenhouse effects since the disappearance of atmospheric variations in carbon dioxide allowed animal migration.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nditions of extinction could be reintroduced by human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5.
公路环境仿真系统中三维地面模型简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它在公路管理中将会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需要依赖较为复杂的数字地面模型的支持 ,这必将制约其更为广泛的应用 ,基于这一情况 ,对公路环境仿真系统中三维地面模型的 DTMs模型及 TIN模型的简化技术作了一定的讨论 ,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用的算法。  相似文献   
6.
在一种数字表面模型(DSM)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对威胁飞行器低空飞行安全的独立障碍物的尺度与DSM纵横断面采样间距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独立障碍物的定义、分类和确定独立障碍物的方法。通过对7.2km2一典型城市地域的仿真试验表明,DSM纵横断面间距在3~25m之间,威胁飞行器地形跟踪制导安全的孤立障碍物较少,同时装订并实时处理的DSM模型数据量也较小,并在纵横断面间距12.5m处达到两者最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基于中点移位法快速生成地形模型高程场的方法。给出了基于高程场的过程纹理方法生成与地形模型相匹配的纹理。采用此法生成的地形可以用在仿真系统和游戏中。分析了真实感地形生成的相关研究工作,给出了完整的基于中点移位生成地形模型的方法及完整的基于高程场的过程纹理生成方法,总结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视景仿真系统中三维地形的实时生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维地形是虚拟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虚拟仿真领域中视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维地形的巨大数据量一直是视景仿真研究中的难点与热点.本文提出用函数曲面来保存地形顶点数据,在渲染开始前预先载入和计算生成地形数据,而在渲染阶段则利用视点相关LOD(Level of Detail)模型来简化渲染数据,实现大规模地形网格的绘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减少实时绘制时的计算量,提高绘制速度,较好地保证了大规模三维地形的实时生成效果.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数据互操作在GIS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地形可视化服务重要作用,阐述了WTS的规范和数据发布流程,并遵照WTS利用.net技术和TIN地形构建原理开发了一个网络地形可视化系统原型,实现WTS空间数据互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地面数字模型DTM(Digital terrain model).结合建筑工程勘测设计(公路选线设计、管道选线设计和土地整平土石方计算等)试验,检核验证了DTM数据的精度和辅助计算程序解算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