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1.
我国南方九孔鲍工厂化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九孔鲍工厂化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九孔鲍养殖业走出困境,恢复持续发展提出四点看法:1)减少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2)提倡养殖废水的综合利用;3)加强的鲍的健康苗的种培育及交育种研究工作;4)加强鲍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
暴露于三丁基锡的杂色鲍血液中总锡含量及生物富集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氯化三丁基锡分别在0、0.01、0.1、1、10和100ng/L浓度下对杂色鲍(Haliotisdiversicolorsupertexta)进行暴污和恢复,在不同时间(第2、6、14、26、44、64d以及恢复期第8、20d)取血液样.用微波消解样品、ICP MS法测定其血液中总锡的含量,并计算总锡的生物富集系数,结果表明,随着三丁基锡浓度的上升,血液中总锡的含量也升高,100ng/L组在44d总锡含量就达到了最高;在20d恢复期内0.01ng/L浓度组总锡浓度继续保持缓慢上升,0.1ng/L浓度组总锡浓度基本不变,其余浓度组总锡浓度有所下降但无法恢复到对照组的水平,各浓度组总锡的生物富集系数随着浓度的上升反而降低.本文揭示了杂色鲍的血液是锡的蓄积库之一.  相似文献   
3.
敌百虫对九孔鲍稚鲍和真猛水蚤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温度下 ,敌百虫对稚鲍的毒性作用不同 ,在水温 2 1~ 2 2℃下 ,2 4h、 4 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182mg/L、 4 6mg/L、10 6mg/L ,6 6mg/L ,安全浓度为 4 6mg/L ;水温 2 6~ 2 7℃ ,在相同时间内的半致死浓度分别降至 12 9mg/L、 11 1mg/L、 8 2 5mg/L和5 1mg/L ,安全浓度为 1 11mg/L ;敌百虫对真猛水蚤的毒性也是随着水温升高而增强 ,水温2 1~ 2 2℃ ,2 4h、 4 8h、 72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2 7× 10 - 1mg/L、 3 5× 10 - 2 mg/L、 2 0×10 - 2 mg/L ,安全浓度为 3 5× 10 - 2 mg/L ;当水温升至 2 6~ 2 7℃时 ,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8 3× 10 - 2mg/L、8 3× 10 - 3mg/L、3 6× 10 - 3mg/L ,安全浓度为 8 3× 10 - 4mg/L 敌百虫对稚鲍的亚急性作用结果是 :在 0 4~ 2 0mg/L下生活 2 0d ,稚鲍的壳长、体重、摄食及存活率随其浓度的增大而降低 本文对九孔鲍工厂化育苗中如何正确使用敌百虫防治底栖桡足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九孢鲍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及病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999年2-5月,山东县养殖九孔鲍暴发了大规模流行病,不少养殖场全场覆没,病鲍表现为分泌粘液增多、肝脏红肿、中部僵硬和反应迟钝,应用磷钨酸负染、超薄切片的电镜和现场检测等方法,对病鲍的病原及肝肠组织的病理情况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引发这次养殖暴发严重病害的主要病原是致病力很强的病毒和弧菌,电观察到病毒发生在细胞质中的一种称为“封入体”的泡状结构,证实了病原的入侵造成九孢鲍肝及肠等组织、细胞产生病变,描述了细胞和病毒混合感染导致九孔鲍细胞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闽南养殖九孔鲍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99年春季东山县九孔鲍暴发流行病的病鲍内脏提取病原粗提液,经电镜观察和回归感染实验,证实其病原主要是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细菌为两种弧菌,病毒为球形,其发生基质为细胞质中一种双层膜的泡状结构,观察到病原入侵后引起鲍的组织细胞产生严重的病理变化,探讨病原的入侵途径,提出预防该流行病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特定的TCBS(Thiosufate-Citrate-Bile Salts-Sucrose)和筛选培养基,对九孔鲍肠道及其养殖水体中菌群的产几丁质酶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鲍鱼肠道及其养殖水体中均存在有能分泌几丁质酶的微生物.在鲍鱼肠道中,共分离到12株菌株,占总细菌的34.3%,它们分别属于Vibrio fluvialis和Vibrio minicus;在鲍鱼养殖水体中则分离到4株菌株,占总细菌的11.8%,属于Vibrio fluvialis.比较鲍鱼肠道和养殖水体中产几丁质酶菌株的比例及其能力的大小,可以发现前者的比例高于后者,由此表明了鲍鱼肠道对菌株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1999年春季东山九孔鲍暴发性病害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对 1999 年春季福建省东山县九孔鲍的暴发性流行病进行调研和检测,对细菌性病原进行分离纯化、回归感染确定致病原、对致病菌进行形态(包括电镜和光镜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对病毒性病原进行电镜负染和超薄切片观察、以及病理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引起此次东山养殖九孔鲍暴发性流行病的主要致病原是 3 种球状病毒(50 nm 、110 nm 、150 nm )、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还探讨了这些病菌和病毒的致病性,并以 49 种药敏纸试验寻求防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