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化学   29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24篇
物理学   26篇
综合类   65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用吴文俊先生提出的消元方法求解带参数的杨—Baxter方程的技巧和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2.
“起屋”之说并非只限于某些地区口语中使用,在古代它也是作为常见的书面语言,其“起”训“兴建”,发端于先秦,自古迄今一直沿用。可见,“起屋”一语历史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3.
论及吴昌硕先生书法艺术的文章不少,但专文探讨和研究吴昌硕石鼓艺术的文字却并不多见。本文试图对吴昌硕石鼓艺术的形成历程和艺术特色等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对当前和将来的书法继承与创新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庄子认为“无”是“道”之本源,“虚”是“道”之禀性,“无”与“虚”蕴藏着勃勃生机。芒德勃罗发现了空集的价值,揭示了自然界虚实相间的生长状态。庄子和芒德勃罗都“以无观有”,认为“无”是“有”潜藏的存在,“无”和“空”是生成万物的根源,在“空隙中生长”是宇宙的常态。芒德勃罗的空集是一种形而下的研究,其指向是现实存在物的实体和空隙合一,是对象性的整体观。庄子之“无”所看重的是人内心世界的空灵,是主客心物合一的非对象性的整体现。  相似文献   
5.
对求解非线性方程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aiCL在2001年提出了双曲函数法,并把解设成具体的双曲函数,即sinhw和coshw的线性组合.本文把解设成是由2个函数f(ξ)和g(ξ)组成的线性组合,它们可以有多种取法,从而使方程更直接、更有效.借助数学软件Maple,用改进后的方法和吴文俊消元法,求解Bai C L文中的一个例子,获得了包含Bai文结果在内的更为丰富、精确的行波解.  相似文献   
6.
鲍照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亦是一位杰出的辞赋家。咏物赋是鲍照赋中数量最多的类型,最能体现鲍赋的艺术魅力;鲍照咏物赋的艺术特质:一,体物特征,包括动态的生命之美、流动的画面美、形似与神似之美、修辞之美以及险奇之美等;二,言志特征,包括言志的复杂性以及言志的方式等。体物与言志结合,真正达到了《文心雕龙.诠赋》所称赏的“符采相胜”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7.
8.
“打歌”史称“踏歌”,是一种自娱性的民间歌舞。彝族“打歌”历史悠久、曲调优芙、歌词内容丰富、舞姿活泼多变,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保护彝族“打歌”这一传统文艺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消元法在精确求解电力系统潮流方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维莉  陈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38(8):1260-1264,1268
应用吴消元法求得算例系统潮流方程的全部精确解,得到了其他方法难以得到的完整的Py、Qy曲线,包括低压运行曲线,并通过平衡点稳定性分析,得到节点电压状态参数空间中平衡点稳定与不稳定的区域分界.阐述了系统受大扰动后过渡到低电压运行状态的可行性,为电压失稳机理的探明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当代彝族散文整体上具有写实倾向,产生了一批富于表现力、充满激情与力度的杰作;同时,拘泥于生活现实对艺术表现的自由也有所限制,文学观略显单一。以写实为基点,一些当代彝族作家逐渐走向“文化大散文”,深掘少数民族审美特质,贡献出许多新的文学意象。因此,突破单一化的文学观、走向更加自觉的文体探索、开掘民族审美文化的新内涵,产生自己的文体家,是彝族散文走向当代形态的重要环节。只有获得文体的自由与自在,当代彝族散文才能够超越民族风情之展现,对自身民族深厚的审美意识有一种新的认知,进而为中国文学艺术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