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0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林语堂深受道家学说影响,其多种著述都对庄子形象有过塑造和阐释。通过探究林语堂作品中有关庄子的论述,可以分析其笔下庄子形象的传统性和现代性特征,进而把握其建构庄子形象的审美趋向及存在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周同宾的散文创作实践,对其散文创作中的现代性问题进行考察。通过对作家散文创作中的思想性、表现手法、语言创新等问题的探究,概括出周同宾散文的现代性特质。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一,使他既能超越本土文化心态,又不脱离本土文化传统,最终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散文作家。  相似文献   
3.
后发现代化国家的悖论性处境表现为一方面要实现以西方为蓝本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又要反西方以实现自身的主体性,这一悖论性处境导致现代中国文学处于一种丧失自我与寻求自我的矛盾中。毛泽东文艺思想所指涉的民族国家想象为这一矛盾的初步解决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案。这一方案对彷徨于启蒙与启蒙的主体性这一矛盾中的现代作家产生了相当的召唤力,并导致众多现代作家服庸于这一政策之下。  相似文献   
4.
以现代性社会理论为研究视角,从井冈山革命社会外在自然的物化、井冈山革命社会内在自然的社会化、井冈山革命社会系统外环境的影响等三个层面来分析井冈山根据地的社会调节功用,可知,井冈山革命社会能够顺利运行两年零四个月,是社会系统各因素成功调节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理念贯穿于中国民俗学产生和发展的整个进程之中,现代性的解构因素使得传统的“民”与“俗”的概念在现代社会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其拯救之途也许在于重新定位现代性语境下的“民”与“俗”的概念,“重回民间”和“再民间化”,尊重并确立民俗文化在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前现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不同 ,是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智者普罗塔哥拉在城邦治理问题上产生的分歧进行理解的新视点 ,在前现代社会等级大秩的背景下 ,柏拉图的观念为当时的人们所接受 ;在现代性背景下 ,普罗塔哥拉的政治哲学思想则又获得了新的生机 ,这种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訏被认为是一位现代主义作家,但是与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不同的是,徐訏的创作思想和创作背景更具民族特性。他更多地关注了人生的审美关系,探索人性意义的空间,寻找人的生命标准,其目的依然是建立一个和谐理性的世界。通过把西方哲学的外在超越和东方哲学的内在超越结合起来,徐訏创造了一系列“中国化”的现代主义作品,为现当代文学提供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现代性体验文学范本。  相似文献   
8.
信仰作为精神事件表现出即情感即理性的倾向,是人的绝对超越性的表征,其发生根源于人对自身生存意义的追寻.基于人本主义逻辑的启蒙与现代化的双重变奏,在知性的高扬中开启了人类生活的世俗化进程.在市场经济与大众文化的双重夹击中,传统社会所信奉的绝对价值土崩瓦解,信仰的失落成为现代社会不得不承受的精神苦难.然而苦难总是与拯救共生.信仰的提升只能来自于人从沉沦中的自拔.这种自拔根源于理性的自我范导,因为理性的本性是自由.  相似文献   
9.
以人的主体性为基础的西方人文主义、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构成了现代性的基本内容,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理念和精神价值,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本质。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在批判和继承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确立的,两种价值观之间存在着思想和理论上的渊源关系,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叶世祥教授的《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是一部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在研究路径上,注重问题意识和概念梳理;在学术观点上,新见迭出,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积累和广阔的学术视野;在批评方法上,实现了理论思辨和感情体验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