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劫丹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8):78-79,69
本文从语用顺应论出发,着重分析了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模因现象以及广告模因如何顺应认知,情感和文化来进行模因复制和传播,实现广告的商业和社会效应。因此语言顺应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广告语言,还可以帮助我们摸索出一些广告语言创作的基本原则,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广告创作进行研究,也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影视片名,是影视的眼睛,是影视的门面,影视片名的翻译如何能在成千上万的片名中脱颖而出,受到目的语观众的青睐和认可并在受众当中流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其打造成具有强大自我传播能力的强势模因。同时,模因论在影视片名翻译中的的运用研究,也为我们研究文化与信息传播的规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何自然(2007)将模因论作为语用学的一个分支,与关联论和顺应论统称为"语用三论"。顺其思路,拟从理论目标、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将语用学与模因论进行对比,进一步研究两者的接面。  相似文献   
4.
李峰 《科技信息》2011,(7):203-205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为许多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视角,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以模因论为指导,构建"TRI"教学模式进行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以帮助学生记忆并正确运用词汇,并辅以教学实验来检验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以模因论为指导,将模因生命周期的同化、记忆、表达、传输4个阶段结合运用于为期1年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证实了该实验能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对中等程度的学生比低等程度的学生更有效,实验中学生的模因识别与输出受到不同的听力题材和听说练习要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模因论在国内是一个新理论,不少学者在翻译学领域从模因论视角提出崭新的观点。通过对近八年(2003-2010年)来有关翻译模因论研究的文章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出目前国内翻译模因论研究的特点,并对模因论在翻译学领域研究三种分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模因论在语言学研究方面得到深入应用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学者们运用模因论发现了文化领域里的复制因子——模因。但模因论只专注于从模因自身出发来解释其复制与传播,导致其自私传播的特点被过分强调,而模因宿主在模因选择方面的能动性则被忽略。从流行语言模因入手,研究除其自身因素外其宿主方面原因,发现从众心理是模因宿主的心理基础,并归纳出从众行为的"顺从/服从——同化——接纳"这一心理脚本。  相似文献   
8.
INTRODUCTION Predicting the future of paper industry is conventionally conducted from the technological and market-oriented aspects as well as a variety of constraints lying ahead of the industry such as resourc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Since paper products, particularly paper media,have higher affinity to human being compared with other sheet-like materials such as plastics, metals,glasses and so on, not only the above factors but human factors such as ‘the affinity of paper to human being' and ‘the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paper'have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constructing a precise prediction model for the future of paper industry.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其它学者研究语言模因论状况的基础上,尝试将模因论用作语法层面的研究,是对语言学理论思维方法的拓展和创新。语言随人类大脑的进化而进化,随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用发展的思维来学习语法,这一哲学观点可有效指导语法理论和应用。采用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辨证方法来分析语法规则和语法变体中的模因现象,可以充分阐明这一哲学语言观对二语习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切斯特曼“翻译模因论”的提出,为商务翻译教材编写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模因论对于商务翻译教材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同时“翻译模因论”的核心思想也为商务翻译教材编写者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和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