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1篇
力学   23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篇
综合类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薄壁结构的应用中,屈曲稳定性是影响其承载性能的关键因素,为研究减薄铺层厚度对复合材料薄壁结构局部屈曲行为的影响,本文采用不同厚度(0.125、0.055和0.020 mm)的预浸料制备复合材料薄壁管,实验测试了其在轴压下的局部屈曲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铺层厚度减薄,实验采用的正交和均衡两种铺层方式的复合材料薄壁管局部屈曲载荷均随之提高,而屈曲失效模式没有发生改变.力学分析表明,铺层厚度减薄后,管壁弯曲刚度的改变和层间剪切应力分布对薄壁管局部屈曲载荷提高有重要影响.采用薄铺层制备复合材料薄壁结构件能够有效提高其局部屈曲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南京市绕城公路拓宽工程软基加固为例,探讨现浇薄壁管(PCC)桩的应用,并对地基加固效果进行初步分析与评价.选取桩号为K4 120,K6 920,K6 986的3个典型的观测断面进行沉降、沉降速率、水平位移观测成果分析.结果表明,PCC桩复合地基可有效地控制加宽路基自身的沉降、与老路基间的差异沉降和路基的稳定性,可以满足施工控制标准,具有沉降收敛快,工后沉降小的特点,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形特点,与文献得到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断桩的处理方法。根据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断桩的不同成因,分别制定了科学可行的处理方案,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刘付位育 《科技信息》2007,(7):109-109,73
GBF高强薄壁管无梁楼盖,也称现浇砼空心无梁楼盖,是继普通梁板、密肋楼板、无粘结预应力楼盖之后开发的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新楼盖体系,是由暗梁和通过在楼板内放入GBF高强复合薄壁管形成非抽芯式空心板的楼盖体系。本文主要对GBF高强薄壁管无梁楼盖的优点、施工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现浇暗梁空心楼盖技术,结合帝景花园商场工程对结构梁板的设计计算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采用BDF薄壁管制作现浇钢筋砼空心楼板的设计原理,分析了这种新结构的特点,以及针对其特点所应采取的施工工艺、技术措施.并通过工程应用实例说明保证质量的方法,同时指出了对新结构、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所应遵循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薄壁管结构的耐撞性和吸能性,基于竹结构设计出由仿生节、仿生单元和仿生内管组成的仿生吸能管,并利用有限元法模拟了仿生吸能管的轴向碰撞吸能,利用响应面法求得了仿生吸能圆管的最优结构。优化得出仿生单元壁厚为1mm、仿生内管壁厚为0.628mm时吸能特性最优,比吸能分别为157.57kN和34.33kJ/kg。结果表明:仿生设计和响应面优化,可提高薄壁管的吸能特性,可为薄壁管的优化设计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局部表面纳米化区域的形状、尺寸和孪晶间距作为设计变量,以薄壁管的比吸能作为目标函数,以最大冲击载荷限制、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等因素作为约束条件,对薄壁管屈曲模式和吸能效果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经优化的局部表面纳米化,不仅可诱导和控制薄壁管稳定渐进紧凑的屈曲模态,而且使薄壁管大大提高吸能效果以及保持原结构的外形.从而提出一种新型吸能薄壁管的设计原理和技术,实现薄壁管吸能效果的最大化和吸能结构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徐峰祥 《实验力学》2016,31(4):483-494
拼焊形式构件因配置灵活的优势已成为性能卓越的车身轻量化结构,目前还没有看到相关文献报导拼焊板形式结构件的吸能特性实验研究,故本文选用三种相同外形尺寸但不同组合的单帽型拼焊形式结构件,对轴向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拼焊板组合试件的动态变形及吸能特性进行了实验分析。从动态压溃结果来看,拼焊板的材料和厚度的不同会直接导致实际碰撞加速度曲线波形也不同,即有上升型、平稳型和下降型;从动态变形和加速度来看,如果前后端部件的材料和厚度设计合理,前纵梁就会发生较为理想的褶皱变形。通过不同耐撞性性能参数的比较可知,载荷大小与拼焊板的材料和厚度组合以及焊缝的存在有关,而且载荷效率均达到了50%以上。通过拼焊板形式的组合匹配,可以得到更加平稳的载荷位移曲线,使得压溃变形更加平缓,吸能更加充分。碰撞模式与指标数据均显示拼焊板结构可以作为一种更加柔性的前纵梁吸能结构,可以为工程师们提供有效的设计指导,并为拼焊板结构的应用推广提供直接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中医药口服方,灌肠方,沐浴方及穴位按摩联合运用的四位一体,全方位,多靶点综合干预技术,观察治疗CR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CRF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实施中医药四位一体干预技术组)和对照组(口服西药包醛氧淀粉组):观察二组患者客观症状的改善,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生化指标变化,评定疗效。结果经3个疗程90d的治疗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CRF患者的Scr,Bun,Ccr变化进行比较有极其显著差异P〈0.01)。结论四位一体综合干预技术防治CRF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