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9篇
化学   6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36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3篇
物理学   68篇
综合类   13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者认为,引起个体应激反应的因素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就当代中国而言,青年的应激反应主要是适应性反应.这种适应性反应的外部因素则集中表现在新的价值观念的冲突,竞争加剧,社会分配不公,生活节奏加快,家庭与学校的精神保健职能出现偏差.以及科学和技术的变革速度加快等六个方面.为了培养和提高青年的应激反应能力,作者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措施,以指导青年建立适宜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2.
 夜,静极了.刚修改完一堆稿件,有些倦意.蓦回头,却看见王淦昌先生送我的照片,顿时兴奋起来,不由得想起许多有关王老的往事来.  相似文献   
3.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40(12):1392-1392
10月16日,在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第4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为第6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颁奖.我校副校长、航天航空学院教授卢天健等1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被授予第6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8日,友好省州青年论坛在魁北克古城的弗龙特那克城堡酒店举行,共有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省、德国巴伐利亚州、奥地利上澳洲、南非西开普省和中国山东省的13位代表参加,我作为山东大学的青年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5.
从志愿者活动的发展开始谈起 ,阐述了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后 ,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特点和作用 ,并就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进一步规范与发展提出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6.
薛慧彬 《光学学报》2006,26(1):15-115
第八届全国激光科学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于2005年11月14~17日在福州举行。来自全国从事强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和高功率微波的科技工作者会聚一堂,交流在近两年来科技攻关中辛勤研究刻苦努力取得的科研成果、学术心得和经验体会,切磋技术问题,引发思想碰撞,启发创新思想。参会人员共计181人,是历届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青年代表118人,包括10位院士在内的49位专家领导。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给青年文化意识的觉醒和培养带来新的挑战。在多元文化视野的冲突与融合中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理论基础 ,努力成长为“四有”新人 ,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应是每一个中国青年必须具备的文化意识和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8.
9.
2004年10月19日至20日,来自全国各地近600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会聚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共同研讨国际科学发展趋势,交流科学前沿研究进展,以简朴而又隆重的方式纪念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10周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于1994年3月14日由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管理。10年来,国家先后3次拨专款增加投入,总资助额高达11.7亿元,累计资助青年学者1174人。目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已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几年来,有关”当代戏剧之命运”的讨论,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其实对此话的观点和看法,不少业内人士早有说法种种。什么”戏剧到了不能再低的低谷,走不出去了”、”再好的戏也没有人看,肯定被淘汰,只不过是早晚而已”等等。时间长了,听的多了,也就麻木了。然而,回顾中国戏剧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