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沙尘不仅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也会污染大气环境,影响气象、气候和人体健康。为了探讨沙尘天气对内蒙古草原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综合利用遥感影像与地面观测数据,研究了沙尘天气对锡林郭勒盟草原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期为沙尘天气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利用MODIS(th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数据可以实现沙尘活动的遥感监测,结果与基于地面观测发生规律一致;并得到气溶胶自动观测网(aerosol robotic network,AERONET)AOD(aerosol optical depth)产品验证。沙尘天气引起草原城市能见度下降,空气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主要由颗粒物的增加引起;但伴随沙尘天气的大风使CO、NO_2、SO_2等污染物浓度下降,具有清除人为源所排放污染物作用。  相似文献   
2.
啤酒泉     
庄炎 《小学科技》2009,(3):11-11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有数眼啤酒泉,其泉水有麻、辣、酸等味道,呈橙黄色,酷似啤酒,经鉴定,泉水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碘、硒、铁等微量元素,不仅适于饮用,而且对皮肤病、关节炎、高血压等病有显著疗效。这些啤酒泉日出水量达200多吨。  相似文献   
3.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环境劣化原因诊断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描述了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情况和生态环境退化现状,从系统物流平衡,环境气候变迁,以及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该地区生态环境劣变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放牧畜牧业是该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形式,家畜是生态系统中植被的主要控制者,系统内物流(以N为例)的出入失调和季节性的草-畜供求失衡是引起草地生态系统迅速退化的主要因素,而其它因素(如气候变化,垦荒,挖药材等)对系统的劣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增加向系统内的物质投入,调整四季放牧的自然畜牧业生产方式,积极引种入牧,缓解草地春季敏感期放牧压力等,是治理和维护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集对分析法、熵组合权重法和格网GIS等方法,构建了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并对该区1990,2000,2010和2015年的荒漠化灾害风险进行了动态评价与区划.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研究区荒漠化灾害风险经历了增大—减小—增大的过程,以低风险到中等风险、中等风险到极高风险的转移模式为主;空间上,研究区西部易出现高和极高风险,极高风险等级的重心点由正镶白旗南部迁移至苏尼特左旗中部,从侧面证实了荒漠化灾害风险等级有向西南增高之势,而极低风险等级和低风险等级主要集中在西乌珠穆沁旗,亦说明了东北地区荒漠化灾害风险等级较小.  相似文献   
5.
草地是一种廉价且可以更新的生物资源。只要管理得当,利用合理,建设有方,就可持续发展;反之,掠夺经营会造成草地退化、环境恶化、资源枯竭、贻害子孙。重建、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科学原则。以比例尺为1∶10000的地形图为工作底图,依据《中国草地资源》的分类原则,严格按照《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调查内蒙古洪格尔高勒生态建设试验区,发现该试验区草地内发育着2类、5亚类、4组、8草地型。2类草地是:温性草原类草地和低地草甸类草地;5亚类草地是:平原丘陵草原亚类草地、沙地草原亚类草地、盐化低地草甸亚类草地、低湿地草甸亚类草地、沼泽化低地草甸亚类;4组草地是:蒿类半灌木组、高禾草组、中禾草组及小禾草组;8草地型为:冷蒿Artemisia frigida、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地型,具有小叶锦鸡儿的冷蒿Artemisia frigida、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地型,具有小叶锦鸡儿的褐沙蒿Artemisia intramongolica草地型,具有柳灌丛的褐沙蒿Artemisia intramongolica草地型,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草地型,巨序剪股颖Agrostis gigantean、杂类草草地型,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jos草地型,华扁穗草Blysmussino compressus草地型。探清洪格尔高勒生态建设试验区草地类型是科学合理管理草原的基础,为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善、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更是发展当地经济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6.
利用1980年以来的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牲畜头数数据,采用图形代数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两大草原退化状况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锡林郭勒草原目前已经发生了整体性的全面退化,中重度退化草原面积超过40 %,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面积为54.36 %,以轻度退化类型为主;草原退化主要受气候旱化和放牧活动的影响,草原植被覆盖度的降低与降雨量减少及干旱程度提高之间存在高度一致的对应关系;而锡林郭勒草原退化程度显著高于呼伦贝尔草原,这与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高强度放牧利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气候干湿变化是影响草原区植被与环境状况的重要因素.应用1981-2007年锡林郭勒盟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数据,计算出De Martonne干燥度指数Idm的栅格空间数据,把干燥度作为衡量区域气候干湿状况的综合指标,对锡林郭勒盟1981-2007年的气候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气候干燥度等值线的空间位移与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锡林郭勒盟的干燥度指数呈现自西向东逐渐递增的空间变化规律,1981-2007年间干燥度值总体上呈现波动中下降的趋势;(2)锡林郭勒盟27年干燥度平均值的空间变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在116°E以西地区,干燥度值随经度东移缓慢提高,而在117°30′E以东地区,则迅速提高;(3)20世纪的80、90年代,锡林郭勒盟的干燥度平均值接近,且与27年总体变化规律基本相同;进入21世纪以后,气候干旱化程度显著提高,相同干燥度区间的位置明显东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