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物理学   2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将CO2转化为CO和其他小分子是合成含碳燃料的可观方法之一.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存储的重要策略之一是将二氧化碳进行电化学还原.选择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的电催化剂对于电化学还原CO2至关重要.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使用简单的电沉积方法合成了具有纳米晶枝状结构的CuAu合金电极.各项表征显示原子比约为1∶1的CuA...  相似文献   
2.
铜金复合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探针,可灵敏地选择性检测半胱氨酸。在碘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半胱氨酸能够使铜金复合纳米材料的吸收峰信号增强,从而实现半胱氨酸的定量检测,检测限为0.06 mmol/L,线性范围为0~1 mmol/L。与其他氨基酸相比,铜金复合纳米材料传感器对半胱氨酸显示出良好的选择性,所制备的铜金复合纳米材料无需任何处理即可直接用于检测体系,大大简化了检测流程,具有简单、快捷和选择性高等优点,可作为半胱氨酸检测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下游铜金成矿岩体的岩浆作用机理研究对于岩体含矿性评价和铜金找矿具有重要意义。代表性岩体的稀土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区铜金成矿岩体是壳幔混合型岩浆岩,其岩浆作用过程是导源于地幔的岩浆与导源于地壳的岩浆沿超壳断裂混合上侵,金主要富集于幔源岩浆,铜主要富集于壳源岩浆,由于铜金成矿岩体都是壳幔混合型岩浆岩,故铜金矿化总是形影相随;又因为它们的壳幔物质比例各异,故铜金矿化又适度分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全球3类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Iron-oxide Copper Gold Deposits)大陆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模式进行研究及总结.方法 在对比全球典型IOCG矿床的元古代大陆裂谷盆地和流体叠加改造模式基础上,对智利洋壳俯冲背景下岛弧造山带的拉伸环境有关IOCG矿床和中国云南-四川IOCG矿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 在智利与含铜金磁铁矿矿体密切相关的深成闪长岩类演化方向为闪长岩→辉长闪长岩→斜长岩+闪石(玢)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岩多与含铜金镜铁矿矿体有关.中国云南-四川铁钛氧化物铜金型(IOCG)属于第三类IOCG矿床成矿的大陆动力学背景,成矿大陆动力学过程为先期铁铜金氧化物型矿床形成于中元古代大陆裂谷盆地(无洋壳化),富铁钠质基性火山岩喷发形成铁氧化物铜金型和铁矿层,其上在碱性粗面质凝灰岩和含粗面凝灰质白云岩中赋存铜银矿层;在晋宁造山运动期后,在古地幔柱作用下,深源碱性闪长岩-辉长岩侵位发生高氧化叠加成矿,形成了碱性闪长岩-辉长岩中钛铁矿-钛磁铁矿矿(化)体,在围绕碱性闪长岩-辉长岩岩枝周边的隐爆角砾岩中形成了铁钛铜金氧化物型矿体,两期不同的大陆动力学背景与成矿作用叠加形成了东川超大型铁(钛)氧化物铜金型矿床,钛矿找矿潜力大且是今后找矿方向之一.结论 全球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Iron-oxide Copper Gold De-posits)形成于3类不同的大陆动力学背景,三种典型的成矿模式为一是以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超大型铜-铁-金-铀-稀土元素矿床为代表,形成于元古代(19~14亿年)大陆裂谷盆地热水沉积和后期盆地流体叠加改造;二是南美(以智利为代表)IOCG矿床形成与洋壳俯冲背景下岛弧造山带,与深部地幔柱上升形成的岛弧造山带中局部拉伸环境密切有关;三是中国云南-四川铁钛铜金氧化物型矿床先期铁铜金氧化物型矿床形成于中元古代大陆裂谷盆地(无洋壳化),后期与古地幔柱作用有关的深源碱性闪长岩-辉长岩侵位发生高氧化叠加成矿形成了典型的铁钛铜金氧化物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王天民  顾强  邢志强 《物理学报》1997,46(1):101-108
讨论了L12型合金中点缺陷的各种可能构型,然后运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采用由Ack-land等提出的Cu-Au体系的多体势函数,计算了具有L12结构的Cu3Au与Au3Cu中点缺陷的构型、形成能及缺陷体积,并进一步讨论了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L12型金属间化合物中点缺陷的性质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从矿山酸性排水中分离出氧化亚铁的细菌菌株,经鉴定为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靠细菌的生物氧化作用浸出含铜金精矿中的铜。当浸出条件控制在pH2.0,温度30℃,矿浆浓度为15%,细菌接种量为10~6个细胞/ml,矿样含铜量为5.07%时,经摇瓶振荡浸出21天,铜的浸出率可达45%左右。最适浸出温度为35℃,超过38℃则生物学氧化作用停止。高温下浸出仅是化学作用为主。细菌浸渣经氰化实验,氰化钠消耗量较对照减少了81%。  相似文献   
7.
杨天丽  蒋刚  朱正和 《中国物理》2004,13(6):850-854
The rate coefficients α^{DR} of dielectronic recombination (DR) for Cu-like Au^{50+} ion collided with the incident free electron a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quasi-relativistic multi-configuration Hartree-Fock theory. The results clearly show that the α^{DR} of all recombination channels exhibits resonance characters with electron temperature. At lower temperatures, the recombination for electrons caused by 4s excitation is dominant through outer electron radiative transitions among the intermediate doubly excited autoionizing levels, in which the most components come from 3d^{10}5pns states, whereas with increasing electron temperature, DR caused by 3d excitation turns out to be dominant, and the contribution from the 3d^94s4fnf state to the total rate coefficient of electron 3d is the largest with α^{DR}=1.15×10^{- 11} cm^3·s^{-1} at an electron temperature of T_e=0.35 keV.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re exists a strong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recombination channels.  相似文献   
8.
9.
杜荒岭铜金矿是延边地区重要的浅成热液高硫化型矿床。对矿区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中酸性岩石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岩、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进行主、微量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是俯冲板片提供的流体及熔体交代下地壳而形成的富集地幔源岩浆部分熔融的产物;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是有俯冲沉积物贡献的俯冲洋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岩浆,在其上升过程中与俯冲板片提供的流体交代下地壳而形成的富集地幔源岩浆混合后派生的产物。具有埃达克质成因的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是杜荒岭铜金矿床的成矿母岩。  相似文献   
10.
朗卡沟铜矿位于新疆自治区察布查尔县扎克斯台乡境内,地处西天山察布查尔铜金成矿带西段,有着较好的成矿前景。本文通过对郎卡沟铜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找出该矿的导矿和储矿构造为区内EW—NEE向的断裂构造,并对矿床成因进行初步探究认为该矿床是断裂构造主导热液成因的热液蚀变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