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植根于封建政治、经济制度中的儒家重义轻利、尚义贬利及由此演绎的安贫乐道、重农抑商等伦理思想观念与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相悖,但对这须持辩证分析态度,运用“扬弃”方法,在清除其糟粕的同时,努力挖掘其思想精华。儒家重义,重社会与个人思想道德建设,重经济行为的道德意识,对我们今天克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负面现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须大力弘扬。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对义利问题的看法主要有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以义为重”论;以管仲、商鞅为代表的“以利为重”论。“重义轻利”或“重利轻义”,都是价值取向的失衡,阻碍社会进步。同时也有一些思想家如墨子、荀子等主张义利统一,提出“义利并重”论。历史发展到今天,正确认识和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义利观,选择义利统一的价值取向,将成为当今中国人要逐步解决的重要理论与实际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休宁商山吴氏自北宋迁居商山以来,世久族繁,逐渐成为当地的望族.自宋至明这一时期不仅有名震朝野的官宦,也有富甲一方的巨商.虽历经世事沉浮,但其始终恪守“富不废礼,商不忘儒”的传统,世代重视儒学,在经商中秉持仁义、诚信的传统美德,并将其内化为族人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4.
义利关系实际上就是社会正义与社会功利之间的关系,两者谁先谁后,是任何社会结构都不可回避的首要价值问题。先秦儒家特别看重义利问题,凡讨论义利关系者,都只有重义轻利的思想,没有不要利的说法。如果拂去蒙在其上的时代烟尘及偏见误解,那么时至今日,它仍具有值得借鉴的理论光彩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儒家道德教育思想是影响中国几千年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它对民众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观念的模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儒家先贤以及他们在元典文本中关于人性的争论始成儒家道德教育的逻辑原点,后世儒家在义利之辨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儒家道德教育内圣外王的价值归依。这对现代高校德育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有一种观点 ,认为儒家在义利关系问题上是重义轻利 ,本文通过对孔、孟、董、朱诸子义利观的剖析 ,说明这种观点只是诠释家的结论 ,与“本文”并不符合。为了合理地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必须对此进行辨正  相似文献   
7.
传统家训族规是中国古代官方文化和儒家社会意识形态普及化的一种重要教化方式。儒家“重义轻利”的道义论价值观深深地影响了传统家训族规的制定和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历代家训族规内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二是在众多家规族法中本身就包含着“重义轻利”等相关的训诫和规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