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4篇
化学   19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物理学   23篇
综合类   1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酶法生产L-苯丙氨酸的关键酶,目前主要利用红酵母PAL进行转化,但红酵母PAL稳定性较差,妨碍了其工业化的应用。该研究将交联酶聚体和印迹酶的制备方法相结合,制备出新型固定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印迹交联酶聚体,筛选出最优的底物印迹分子,并考察了该固定化酶的部分特性。结果表明,反式肉桂酸是制备印迹PAL交联酶聚体的最适底物,所制备印迹交联酶聚体的最适催化温度和pH值分别是50℃和10.5,并表现出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连续催化9个批次后,仍保持了32%的酶活保留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三氯化磷(PCl)、三氯氧磷(POCl)和三聚磷酸(P3M)作为辅助试剂,进行了苯丙氨酸(Phe)自33组装成肽反应的研究,并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电喷雾多级质谱技术对反应体系进行了组分分析和结构鉴定。研究中考察了反应时间对苯丙氨酸成肽反应的影响,并探讨了无机磷试剂辅助下苯丙氨酸的成肽机理。  相似文献   
3.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3B1B生物光谱实验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3B1B光束线、生物光谱实验站和圆二色谱仪的基本情况。报道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同步辐射专用光期间,我们在站测量了11种手征性生物和药物样品的圆二色(CD)谱,首次在国内利用同步辐射光获取了D-苯丙氨酸等样品的CD谱和D-及L-亮氨酸对称的CD曲线。  相似文献   
4.
由肉桂酸生物合成L-苯丙氨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评述了L-苯丙氮酸的各种合成路线、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工业化情况,重点讨论了由肉桂酸和氨生物合成L-苯丙氨酸的路线,提出了在国内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微波作用下,仅用1min便完成了苯甲醛亚胺的固—液相转移催化苄基化反应,然后经酸水解得到d1—苯丙氨酸,全程总产率为62.5×10(-2)。  相似文献   
6.
AASI新型吸附树脂对芳香氨基酸的吸附、洗脱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AASI新型吸附树脂来吸附苯丙氨酸、酪氨酸,研究了pH、温度,溶液中盐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树脂结构与吸附性能间的关系,计算了树脂BET比表面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 结合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以及分子力学(MM2)模拟系统地研究了手性分子N-[4-(1-芘基)]丁酰-D/L-苯丙氨酸(PDP和PLP, 总称PPs)与β-环糊精(β-CD)、 2-位硒桥联双β-CD(2-SeCD)和2-位碲桥联双β-CD(2-TeCD)的包结能力大小及这3个环糊精对PPs手性识别能力的差异和识别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PPs不能与单疏水空腔的β-CD形成很好的包结复合物, 与具有较长桥联链的2-TeCD结合能力最强. 2-TeCD与PDP和PLP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33×104和6.07×103 L/mol, 对PPs的手性识别比达到KD/KL=3.84, 高于2-SeCD(KD/KL=2.61). 用MM2模拟得出了PPs与这两个双环糊精形成复合物的三维结构: PPs的绝大部分位于双环糊精两个空腔之间, 但是在这两个复合物中, 苯环与芘环所成的二面角不同. 此外, PPs与这两个双环糊精作用时均存在明显的氢键相互作用, 且2-TeCD强于2-SeCD.  相似文献   
8.
锌(Ⅱ)与N-苯甲酰苯丙氨酸及二胺类混配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沈良(杭州师范学院化学系杭州310012)龚钰秋(杭州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8)关键词锌(Ⅱ)N-苯甲酰苯丙氨酸二胺混配配合物合成中图分类号O629.7含有末端N-乙酰及N-苯甲酰残基的氨...  相似文献   
9.
光学纯的硅取代氨基酸是一类非天然的手性氨基酸合成子,在药物,植物保护 剂和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合成方法包括化学不对称合成 及化学合成外消旋体-生物学拆分两种,综述了该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探讨了水溶液中α-环糊精(CD 1),β-CD 2,七(2, 6-二-o-甲基)-β-CD 3和γ-CD 4D-、L-、D,L-苯丙氨酸(Phe)形成超分子包合物的稳定常数(K)。手性或外消旋苯丙氨酸与同一主体结合能力的强弱顺序为:L- >D,L- >D-Phe,各体系的KL/KD值在1.65~3.01之间,给出了较好的异构体分离。但三种形式的苯丙氨酸与这些主体的缔合常数均较小(K< 3×102mol·L-1)。就不同主体而言,K值的次序为:3 >1 >4 >2,并不完全等同于KL/KD的顺序:2 >1 >3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