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一方面,他们闪现出许多的优点,如性情单纯,积极上进,思想开放,对新事物、新观念、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强,敢想敢干,少有顾虑。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经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如思维简单片面,感情容易激动,好走极端;自我中心,缺乏交流与合作精神;盲目自信,抗挫能力较差,常不能正确对待挫折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邵国勇 《科技信息》2012,(5):414-414
自我中心是人的一种个性特征,在交往中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不仅给存在的群体带来不良的风气影响,也对自己的成长和生活造成很多的困扰。本文通过分析学生自我中心意识的原因及表现,提出克服的对策,为日常行为的规正及监督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自我中心是儿童早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也是人类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一个自然必经阶段.孩子约在2至3岁时自我意识发展到自我中心阶段.自我中心思维会影响幼儿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影响幼儿与他人的友好关系.因此,要帮助4岁以上的幼儿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思维;如果听任幼儿的自我中心思维延续到儿童期甚至更远,将不利于他们认识能力和社会性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4.
内隐自我中心的概念由Pelham等提出,指人们偏爱与自我有联系的对象的倾向,它建立在自我积极联系基础上。这种偏好不仅影响人们事物的喜好,还会影响到人们的重大生活决策。内隐自我中心相关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内隐自尊的本质。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内隐自我中心概念、机制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记得曾有一本书这么写道:"麻木有时是自己感觉不到的,就像鱼在水里游,鱼却不知道水在哪里是一样的。"如今,面对6C时代的来临,更多的变化,更多的挑战,其中也包括更多的机会也同时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俗话说: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每个人的成果却不见得平等,为什么?答案就是我们做了不一样的选择!在当今这个时代,没有一个人可以拥有所有的资源,要获得更卓越的表现,就需  相似文献   
6.
自尊是健全人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个要素对残疾孩子来说尤为重要。自尊心未受到伤害的孩子是富有朝气的,是机智的,是善于与人交往的。相反则较容易形成自卑退缩、不合群等性格特征。自尊心强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  相似文献   
7.
作为侗族作家、学者,张泽忠(笔名卜蓬)秉承了侗族人的纯粹与善良。侗族人对大自然万物有一种"认亲情怀",比如,称山为"山兄弟",称树木为"树爷爷""杉姑娘",在一些民间故事传说中把牛、鱼、蛇等动物描述为邻居好友等等,表现了侗民族对待自然"万物为亲"的情结。而这种民族情结,转化到张泽  相似文献   
8.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症状是自我中心。具体表现在傲慢自大、好利用人、思维散漫随意、自我感觉良好、自我夸大和好文饰自己等。自恋型人格障碍与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当 (如溺爱、超值评价等 )和患者的自我塑造有关。改善父母的养育方式可以预防自恋型人格障碍。改变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方式 ,可以减弱或阻断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自我塑造。  相似文献   
9.
以自我为中心的英雄——读《奔跑啊! 梅洛思》有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沛 《科技信息》2008,(21):139-139
对太宰治的短篇小说《奔跑啊!梅洛思》(“走れメロス”)中的主人公梅洛思的作为持肯定态度的读者是大多数的,但笔者欲以文中实例颠覆这一观点,重塑梅洛思的自我中心主义形象。  相似文献   
10.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心理语言学理论存在着诸多分歧,皮亚杰侧重于从生物学角度来论述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而维果茨基则注重外在社会文化的作用,强调客观的因素。两者对个体自我中心言语的不同理解是其理论的主要分歧之一。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语言是一种无目的性的语言,维果茨基则认为自我中心语言是具有社会功能的。从自我中心言语角度来看,能发现二者理论的一些互补性: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互补;语言和思维关系的互补;不同客体对象对个体认知发展影响的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