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6篇
综合类   14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玉米是一种喜锌作物,通过大田试验得出:施锌肥能够增加玉米籽粒中锌元素的含量.但又必须配合氟钾肥。锌元素在灌浆期向籽粒中转移,有利于玉米籽粒的锌积等。人们可以选择含辞量较高的食物采调节膳食结构.以便达到安全有效的补锌效果。  相似文献   
2.
玉米幼苗对盐胁迫的响应和适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别用不同浓度(0,50,75,100mmol/L)的NaCl溶液处理三叶期玉米幼苗1d和7d,测定其鲜重、干重、含水重、无机离子和有机溶质,渗透调节能力等,结果显示:玉米幼苗生长受到盐的抑制,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吸收一定量的Na^ 、Cl^-,主要渗透调节均质是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有机酸等有机溶质,以有机渗透调节为主,处理7d后的渗透调节的效果更明显,且玉米地上部有拒盐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已报道的小麦籽粒硬度主效基因之一puroindoline a(Pi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ForA1和RevA1,对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的三个材料的基因组DNA和互补DNA进行Pina基因克隆、序列测定和表达分析,发现了三个新型Pina突变体,基因序列与六倍体小麦的同源基因存在较大的差异.RT-PCR证实了Pina基因在籽粒胚乳中表达.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材料中该基因均含有两个拷贝.研究结果显示山羊草是一个丰富的遗传资源库,为小麦籽粒硬度的基因工程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防雨棚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大麦籽粒形成期碳氮代谢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和蛋白质沉积的生理机制的明显差异是导致干旱胁迫下籽粒淀粉沉积降低、蛋白质积累增加的内在因素;同时,籽粒形成后期的碳氮代谢互作在竞争和能量方面的差异也对籽粒淀粉沉积减少、蛋白质含量增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1994 ̄1997年对小麦籽粒胶乳细胞增殖与充实的生理基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丙二醛(MDA)含量低,光合功能强的花后叶片处理制造并输出光合产物多、胚乳细胞数多、粒重高。在胚乳细胞增殖阶段,籽粒中蔗糖合成酶活性低,有利于维持籽粒中较高蔗糖浓度,促进胚乳细胞增殖,而在充实阶段,较高的蔗糖合成酶活性有利于促进蔗糖向淀粉转  相似文献   
6.
温度胁迫是小麦生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当遭遇温度胁迫时,小麦的生长发育与生理代谢都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小麦减产和品质降低。因此,对于小麦温度胁迫的抗逆性研究是小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籽粒品质是衡量小麦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温度胁迫对小麦籽粒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并从品种、播种量、水肥运筹和化学调控等方面分析了不同栽培措施对小麦抵抗温度胁迫的调控效应,以期为小麦生产的高产高质高效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范贵增  熊国真 《江西科学》1992,10(3):175-182
报道了香菇菌摇瓶发酵试验结果,发酵工艺程序与抗生素发酵基本相似。以香菇菌Cr-021为材料,研究了8种营养物质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应用L_9(3~4)正交试验得出了匀浆化培养基和摇瓶发酵培养基。通过试验,确定了摇瓶发酵的最佳温度为25℃,振荡频率220r/min,装量50ml等。用匀浆化菌种代替传统工艺中直接用斜面母种作为一级摇瓶种源,使发酵周期缩短了2—3d。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CDG等三种摇瓶培养基并进行摇瓶发酵分析,其中CDG产干菌丝重6.8g/100ml,氨基氮含量为0.24mg/ml。  相似文献   
8.
氮肥用量显著影响籽粒蛋白质含量、B醇溶蛋白和C醇溶蛋白组分含量,而对D醇溶蛋白组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氮肥用量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B醇溶蛋白和C醇溶蛋白组分含量显著增加,D醇溶蛋白组分含量增加相对较少。品种对籽粒蛋白质含量、C和D醇溶蛋白组分含量的影响要比氮肥用量大,而B醇溶蛋白组分含量的差异主要是由氮肥用量的差异引起的。氮肥用量显著影响千粒重和β-淀粉酶活性,而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千粒重和β-淀粉酶活性显著增加,而产量的变化相对较小。品种对千粒重和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要比氮肥用量大。本研究中未发现β-淀粉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根据小皮Pin a,Pin b,GSP基㈥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3对特异性引物,对四倍体钩刺山羊草Aegilopstriumialis的基因组DNA和胚乳RNA进行Pin a,Pin b,CSP基因扩增、克降、序列测定和表达分析,发现了两个新型Pin a等位堆因、一个新刑Pin b等化基因和一个新型GSP等位基因,基因序列均与六倍体小麦的同源基因存在较大的差异,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巾含有2个拷贝Pin a。基因,5个拷贝Pin b基因,2个拷贝GSP基因.RT-PCR和Western Blot都证实了Pin a,Pin b,GSP基因在籽粒胚乳中的表达.研究结果显示由羊草可以为小麦分子育种提供有用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0.
土壤和玉米籽粒中阿特拉津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引  言阿特拉津是一种被广泛使用于玉米、甘蔗、高粱、茶园和果园的除草剂。我国从 80年代初开始使用 ,目前它的使用面积不断扩大 ,每年用量平均以 2 0 %的速度递增。近年来研究发现 ,阿特拉津在土壤中半衰期较长 ,部分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发现有阿特拉津残留 ,它被列为环境荷尔蒙的可疑物质。因此 ,对阿特拉津的研究已成为生态和环境科学工作者主要课题。阿特拉津在土壤和植物样品中残留量的测定 ,常采用气相色谱NPD检测 ,通常需要对样品提取和净化。样品提取常采用振荡法 ,振荡时间较长 ,提取剂用量较多 ;样品的净化采取液液萃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