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Recent mapping in the Gangdese block has revealed many leucogranites that a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High Himalaya. These leucogranites formed at ~140 Ma as indicated by monazite Th-Pb ion-microprobe dating and cooled at ~130 Ma as indicated by muscovite ^40Ar/^39Ar dating. In conjunction with previous structural and paleogeographic studies, the new data indicate that the Gangdese block underwent crustal thickening and associated exhumation during ~140—130 Ma. In this regard, the southern margin of Eurasia continent was comparable to the modern South American Altiplano-Puna plateau, the prime example of active ocean-continent subduction and associated thickened crust. Specifically, the early stages of crustal thickening and uplifting of the Gangdese block may result from subduction of the Neo-Tethyan Ocean. If the Tibetan Plateau would form by accretion of a series of blocks with thickened crust, an elevated topographic plateau similar to the Altiplano-Puna plateau had formed before collision between the Indian and Eurasian plates. Then the Tibetan Plateau would have quickly thickened, uplifted, and begun to extend soon after onset of the collision. Thus, the deformational mechanism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not distributed shortening, but rather concentrating deformation within regions of thin crust between the accreted blocks.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2006,(12):55-55
一项研究结果让科学家都感到惊讶,沉思不仅能使人耳聪目明,还能延缓衰老,永葆青春。在对一些志愿者进行沉思训练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他们的大脑右半球皮层在深思后出现了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大脑皮层中与感觉、听力和视力相关的部位明显增厚,而且是永久性的增厚。尤其神奇的是,沉思使这些人的大脑中与衰老有关的皮层不再像往常那样快速变薄,而且减慢了变薄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4.
武建兵 《太原科技》2016,(4):114-116
通过分析张力减径中产品青线形成、外径超差、管端增厚、鹅头弯、内六方等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或消除缺陷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颜巍  格瑞洛克 《科技信息》2013,(14):368-370
二维机翼G-1是从在北欧海岸线上生活的白天鹅的翅膀上截取的、通过仿生学原理所设计的一款低雷诺数机翼,已被一些航空俱乐部的轻型运动飞机所采用。作为轻型运动飞机产生升力的主要部件,在起飞和降落时(低雷诺数条件下)需要增大攻角来弥补速度降低所损失的升力,同时为了避免攻角过大而使得飞机失速,则需要辅助装置来保持飞机的升力。本期风洞试验运用了两项"被动控制技术"来探索在低雷诺数条件下保持或增加机翼升力的可能性,一是使用双半三角形涡流发生器,二是加厚机翼后缘,使上下表面不连续。  相似文献   
6.
为详细比较动态增厚火焰模型和火焰锋面密度模型的性能,本文分别采用这两种亚网格燃烧模型对工业燃气轮机PRECCINSTA的模型燃烧室内湍流预混火焰进行了大涡模拟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且这两种模型预测得到的速度、温度和主要组分的统计数据也非常接近。然而对于CO的分布两者的预测结果差异明显,文中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还表明本文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吻合度与文献中报道的前期结果相比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激素对大豆悬浮细胞系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豆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比较筛选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6-苄基腺嘌呤(6-BA)的浓度及培养条件.诱导出相应的愈伤组织,并成功建立大豆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单独使用2,4-D即可诱导出适于建立大豆悬浮细胞系的愈伤组织;加入6-BA导致子叶和下胚轴外植体剧烈膨大,出愈率低,形成的愈伤组织量明显减少且局部组织坚硬,难以建立悬浮细胞系.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加入6-BA致使外植体和愈伤组织之间的部分组织细胞核消失、细胞壁显著增厚,是悬浮细胞体系难以建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报道分子量为5000的聚氧化乙烯(PEO)从熔融态淬火到液氮温度后形成的两次链折叠(2-FC)片晶增厚过程的研究结果.在升温和恒温条件下,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在位地跟踪了2-FC片晶增厚成一次链折叠(1-FC)和进一步成为伸直链(EC)片晶的增厚过程.通过对SAXS数据以及它们的一维相关函数的数据的分析,发现在52℃以下,2-FC片晶主要增厚为1-FC片晶;在52℃以上,2-FC片晶则主要增厚为EC片晶;在58℃到EC片晶的熔点的温度区域里,已经形成的1-FC片晶还会熔融,完全转化为EC片晶.利用偏光显微镜(P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晶体的形貌,比如球晶,获得的研究结果表明,没有发生大范围的晶体破坏后再形成的变化,也就是说片晶的增厚过程是一个发生在球晶内部的薄片晶熔融后转化为厚片晶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钢管管端缺陷检测盲区的形成,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强大的电磁场分析能力和实体建模功能对钢管管端磁场分布进行分析,确定了管端缺陷检测中引入引体消除检测盲区的必要性,并建立相应的磁场模型以研究管端附加引体消除磁力线散射现象的可行性,通过对钢管管端缺陷信号实例进行模拟仿真加以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准确地识别出缺陷信号,可以消除管端缺陷检测盲区。  相似文献   
10.
高压下尼龙1010-单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XKY-6×1200MN型六面顶压机,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处理30 min后制备了尼龙1010(PA1010)-单壁碳纳米管(SWCNT)复合材料的高压结晶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高压处理样品的结晶行为、结构变化及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在1.0~2.5 GPa压力下,属于高压熔体结晶;在3.0和4.5 GPa压力下属于高压退火处理;高压结晶或高压退火均有助于聚合物片层晶体的增厚,并且高压熔体结晶的增厚效果优于高压退火处理。XRD结果表明,PA1010的三斜晶型在高压处理后保持不变,高压熔体结晶或高压退火都可以使(100)晶面和(010)晶面间距减小,即高压处理致使聚合物分子链紧密堆积。DSC结果表明:在高压熔体结晶过程中,升高压力和温度可以得到片层厚度较大的PA1010晶体;在2.0 GPa、350 ℃下获得的高压结晶样品的熔点和结晶度最高,分别达到208.5 ℃和64.6%。SEM和TEM结果表明:与常压结晶样品相比,高压结晶样品内部出现c轴厚度超过150 μm的大尺寸晶体;SWCNT与PA1010基体之间形成相互穿插的网络结构,刚性的SWCNT作为高压成核剂促进PA1010晶体生长和增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