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4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物理学   4篇
综合类   13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阐述了日本产放逸短沟蜷在不同生态环境一体内稚贝保有状况以及稚贝产出时期与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雌性个体的育儿囊中稚贝含有量夏季和冬季多,春季和秋季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人工饲养的中华鳖生殖习性的观察和研究,对提高亲鳖产卵的原理和措施作了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北江流域(鳖) 的个体生殖力与雌亲体多项形态学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童个体绝对生殖力(F)和体长相对生殖力(FL)均与体长、体重、净体重、成熟系数和性腺重呈显著相关;体重相对生殖力(Fw)与性腺重和成熟系数显著相关,与其他形态学指标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4.
从“内脏损害”的病鳖(TrionyxsinenSe)中分离到2种具致病力菌株:嗜水产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和雷极普罗威登斯菌(Provtdenciarettgeri),2种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氟哌酸均具有高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以5~7日龄的中华鳖稚鳖为试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实验法,在水温(27.4±1.3)℃条件下,开展了乐果、三唑磷、氟虫腈对中华鳖稚鳖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农药对中华鳖稚鳖均呈现以蓄积为主导的急性毒发效应,乐果对中华鳖稚鳖的急性致毒高峰期略滞后于三唑磷和氟虫腈;3种农药毒性强度大小依次为三唑磷、氟虫腈、乐果,其对中华鳖稚鳖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28μg/L、0.28 mg/L和124.4 mg/L;所构建的中华鳖稚鳖累计死亡概率与质量浓度和实验时间间数学模型和半致死时间—质量浓度回归方程可作为侦查和分析农药排放时间和致中华鳖稚鳖大量死亡时间的重要计算工具。  相似文献   
6.
六味地黄丸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赵新峰  孙毓庆 《色谱》2003,21(5):500-50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定性分析六味地黄丸的方法,通过2级质谱识别了其中的9种化学成分。色谱条件为:Zorbax SB-C18色谱柱;乙腈-水二元高压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设定波长254 nm;流速1 mL/min。质谱条件为:Agilent离子阱质谱仪;电喷雾电离(ESI)离子源;负离子检出模式。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的总离子流色谱图比紫外色谱图具有更强的特征性,以质谱作为检测器是一种很好的研究中药指纹图谱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常规生物学测定、连续观察等方法对近江蛏(Sinonovacula rivularissp.nov.)外部形态、胚胎、幼虫和稚贝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近江蛏的贝壳形态与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相似,壳长与壳高之比值较缢蛏大,成体近江蛏(壳长60 mm以上)壳长与壳高之比平均为3.43±0.13,成体缢蛏(壳长60 mm以上)为3.16±0.12;近江蛏壳长(L)与壳高(H)的关系为:H=0.2691 L+1.6053(n=325),相关系数为0.9964;近江蛏繁殖期为10~11月,其胚胎、幼虫和稚贝发育过程与缢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鳖俗称甲鱼、团鱼,是一种名贵的水产品,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鳖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价格不断上涨,而自然界的鳖由于环境的污染和大量滥捕,产量急剧下降。为缓解供需矛盾,采用人工方法养鳖已势在必行。目前,全国各地致力于发展人工养鳖的单位已有不少,但一般均采用常规养殖方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秋冬季生殖真鲷仔、稚、幼鱼的摄食和生长。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时,真鲷仔鱼约经60~65小时左右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牡蛎幼虫和小轮虫。以后,随着鱼体的生长,摄食桡足类和卤虫无节幼体的比例迅速增加,全长20毫米以上的个体可摄食鱼糜。对312尾仔、稚、幼鱼观察结果,在实验条件下,其摄食率高达98.1%。摄食强度具明显的昼夜节律,以下午16∶00摄食强度最高,上午8∶00其次,仔、稚鱼阶段夜间完全不摄食,表现出明显的昏晨摄食习性。对200尾仔、稚、幼鱼的全长、体重、摄食量和日龄的回归方程进行了计算,其摄食量和体重的回归方程为y=-0.3686+0.1336x,全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TL=1.4935e ̄(0.023D),体重与日龄的回归方程可用w=5.0998×10 ̄(-2)e ̄(0.2054D)表示,全长和体重的关系式则为w=2.2292×10 ̄(-3)L ̄(3.6446)。  相似文献   
10.
张林 《今日科技》1995,(12):5-6
一、养鳖场地的选择 养鳖场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鳖的成败,一般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通常选择未经污染的河流、湖泊或水库的附近、水源有可靠保证的地方养鳖。由于现在采用集约化的形式,对水质的要求较高,pH应为7—8,溶解氧在5mg/l以上,其他指标应达到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