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72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说《边城》描绘了一个原生状态下美丽的边城茶峒,那里有优美、宁静、和谐的自然生态;有端庄、古朴、俗美的民居民俗;有厚重、质朴、纯真的民风民情。整部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湘西乡土味和乡土情,展示了生态意义上的自然美、民俗美和人性美。  相似文献   
2.
汉民族是农业民族,人们世世代代以农为业。农业以土地为本,作为心理的一种沉积,人民重视土地,安土重迁,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特殊公建的殡仪馆建筑,体现着对人的关怀:死者的安息,生者的哀思,所以较之物质功能,其精神功能更为重要。而且,各地的风土人情各有区别,这是殡仪馆建筑设计应该区别对待的。  相似文献   
3.
4.
大理国是继南诏之后崛起于我国西南的又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段思平作为大理国的建立者,他的族属、出身等问题一度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热点.目前,对于他的族属为白族先民白蛮学界已达成共识,而就其出身仍没有定论,有人认为他生于大理,家境贫寒,也有人认为他生于通海,父亲贵为大义宁国的通海节度使.笔者认为不管段思平出身如何,都是值得白族人民及其后嗣子孙祭奠、追忆并为之自豪的一代英主.  相似文献   
5.
民俗风情对文艺创作有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文艺民俗学因之而成为文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民俗”在民间创造和传承过程中具有集体性、传承性、神秘感及地域时代差异。民俗与文艺的结合与互动,缘于人类把握世界和表达自我的共同需要,是一种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层的普遍性文艺现象。民俗从内容描写上的渗入与补充、形式构成上的影响与借鉴两个方面对文艺创作产生影响,体现出自身的多重艺术价值。强化文艺的民俗倾向,是民族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元江县白族的丧葬习俗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方式,受其它民族的化观念与习俗的影响,显示了作为多民族地区的元江白族丧葬习俗的特异性和包融性。  相似文献   
7.
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描写是其创作题材的一个重要方面,鲁迅以冷俊的目光,透过这些具体的民俗世相,对旧民俗民风、礼仪制度、伦理道德、文化意识等进行了深刻的透视、揭露和批判。揭示了传统民俗的劣根性。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各国历法不一,五月五日禁忌原是北方晋、齐等国的习俗,后来才影响到全国,它原本与屈原没有关系。在汉末至南北朝时期,北方厌胜之术与南方救屈原结合起来,才形成了完整的端午节风俗。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的竞渡在唐代风行于南北,端午风俗在唐代才基本定型;端午使屈原永远活在民俗和民间文化中。  相似文献   
9.
生产民俗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与风尚。女性在生产民俗中的角色定位,与其在家庭及社区中的地位相关。而角色的转换,会引起这种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白族服饰是白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服饰中体现的民族审美文化特点与该民族的居住环境、性格特征、审美爱好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服饰文化,既蕴涵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又呈现生机快然的传承新姿。在中国民族服饰家族中,云南鹤庆县的白族女性服饰堪称一枝独秀,有着丰厚的文化意蕴,是民族服饰艺苑中一朵独具特色的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