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汉卿的作品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懑,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理解和同情。在他的笔下,既讴歌了女性的多情和美丽,又盛赞了女性的勇敢和机智。他不惜笔墨,挥毫抒写她们的生活和斗争,塑造了鲜明典型的女性形象,把中国女性特有的美推向了一个不朽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从唐代士妓之恋传奇与关汉卿的士妓之恋杂剧的比较入手,分析了元代儒生的社会地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软弱自卑的形象性格特征,从而窥视出有元一代文人的心理和追求,折射出现实生活中文人的心态。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史》中提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换而言之,一种文学形式在某个时代就会打上某个时代特有的烙印。因而,不论明杂剧如何赛不过元杂剧比不过明传奇,它依旧拥有着自己特有的特色。因而,明中后期的杂剧在思想方面自然有着自己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与元代政治、文化制度的变化相伴随,杂剧的主题和风格在前后期呈现着不同的特点。这种变化,既是时代特点在文学上的投影,更与作家素质的下降密切相关。此外,杂剧中心的南移。文人积习的回归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探讨元杂剧风格变化的原因,有助于认识杂剧乃至通俗文学发展的某些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明代杂剧剧坛普遍盛行的比风附雅的风气之下,杂剧创作中“骚雅”一流成为剧坛主流,然而,“鄙俗”一派并未销声匿迹,他们通过“有意为俗”的苦心经营,构建了风趣谐谑的艺术世界,赢得了世俗民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杂剧在有元一代获得蓬勃发展,迅即进入峰巅状态。但是随着杂剧中心的南移,杂剧也由兴盛走向了衰落,在同南戏的竞争中,终于为南戏所压倒,元代杂剧的兴盛繁荣是由于元代统治者对歌舞、戏曲的特殊爱好,也有赖于元代社会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的繁荣,还有赖于思想文化政策的宽松开放及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而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低下和科举制度较长时间的废止使很多文人走向勾栏瓦肆也对元杂剧的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元杂剧在后期逐步趋向衰落是因为元蒙统治者在政权得到巩固之后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民族矛盾的相对缓和及科举制度的恢复又使文人对统治阶级产生了幻想而致力科举进身,加上杂剧中心的南移失去赖以生长的土壤,同时元杂剧一本四折的有限体制及一个角色主唱到底、其他角色只有说白的表演模式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戏剧矛盾的展开,最终就被不限折数、角色都能唱的南戏取代了其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7.
南宋时期的温州,同时产生了"温州杂剧"(南戏)与"永嘉学派"这两种先进文化,从而在中国的戏剧史、哲学史乃至整个文化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它们主张"通商惠工",提倡"扶持商贾";批判腐败,提倡"事功";反对"理学"教条,提倡"民本"关怀及爱国主义,反对苛捐杂税;提倡勤劳致富、鼓励勤学成才等等,从而体现了相通之处.深入辨析其在精神深层的共同源头,有助于增进对浙江古代文化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8.
胡瑜 《龙岩学院学报》2012,30(4):116-120
在清代戏曲家中,汤贻汾的独特性首先表现在他的武臣身份,其次在于他所作杂剧《逍遥巾》以“自我登场”而秉承的“写心”传统,以及剧作中别树一帜的慷慨磊落之气格。正是他所继承的忠孝家风、博雅家学造就了他人格气质乃至文风的慷慨磊落.而他之所以倾心于戏曲创作与家乐欣赏则与曲家间的广泛交游密切相关。汤贻汾的戏曲观在于将戏曲活动视作抒写心性、陶冶性情的途径之一,是为“游戏能工便是仙”。  相似文献   
9.
《元刊》中单音节动词与单纯趋向动词的组合搭配占有统领性地位,这与汉语双音节化的特点有密切联系。在与动词组合的过程中,趋向动词本身的活跃程度也决定了与它组合的普通动词数量上的优势。从语法功能上看,《元刊》中的趋向动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在句法结构中,作补语的趋向动词"来、去"等的位置比较灵活,可置于宾语前,也可置于宾语后,但"出、入、上、下、起、到、开"等,它们作补语时只能放在宾语前。  相似文献   
10.
王淑华 《长春大学学报》2005,15(1):60-62,81
对关汉卿现存戏曲作品的复音词作了穷尽式的统计和分析,并在对这些复音词的构词方式作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总结出复音词构词方式在元代的发展与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