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1篇
综合类   6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大量钻孔和开挖剖面的资料,对武汉地区网纹层的剖面特征、物质组成、孢粉组合、成因以及其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作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吉林省历史地震活动特点分析入手,总结了1990—2000年十年地震活动特征。利用构造学和地球动力学理论,深入分析地震的形成机制,得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地震动力来源,揭示了新构造运动发生机制的本质。阐明异同,探讨机制,以期有助于地震活动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沂、沭河中游地区的突出地貌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而对区内的地貌演进过程和新构造运动特征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地区是新构造运动表现明显地区之一.新第三纪以来受地应力作用,发生各种地壳形变,它直接表现在构造演化和地貌形态上.这种活动与本区地震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剑  李晓  杨志法 《力学学报》2005,13(3):305-309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地质历史上大型滑坡广泛发育。近年库区滑坡灾害有逐年增加趋势。这些滑坡形成的堆积体成因复杂,不能单纯从传统的外动力或内动力作用来解释,给库区灾害的防治工程带来了很大困难。三峡库区大型古滑坡主要沿长江干流和支流的深切河谷两岸分布,与河流发育演化史密切相关。15万年以来,长江三峡地区经历了新构造期以来抬升速率最快的一次构造幕,山原期夷平面上升了100m,河流强烈下切,形成高陡岸坡,卸荷效应显著;同时,该时期三峡地区的气候受到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的影响,在间冰期可能存在相似的暖湿古气候环境,降水极为丰富。三峡库区的大型古滑坡在新构造快速抬升时期广泛发育,并且与暖湿多雨期相对应,表明库区滑坡的发育演化是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内外动力耦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北东向的锦屏山-小金河断裂带从北东到南西斜穿整个锦屏水电站工程区。在它的东南和西北分别有北北西走向的羊坪子-纸厂沟断层组和北西走向的前波、高牛场等断层。锦屏山-小金河断裂带的马山头-周家坪断层组、瓦科断层组和北西向前波断层等晚第四纪继续活动, 但活动强度很弱。工程区新构造运动以整体抬升为主, 兼水平滑移和旋转运动。历史至今, 工程区地震活动微弱, 是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鄂东南地区的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2006,(5):55-55
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  相似文献   
9.
滇西北三江地区新构造运动较为活跃和强烈,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强烈的隆升运动.以地貌研究为主,从该地区多级阶地、多级夷平面的发育、河流袭夺等方面归纳了新构造运动的表现特征,简要总结出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疆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新疆丰富多采的各种新构造,以及它们的表现特点和分布规律。在中亚早更新世喜马拉雅运动主幕中,已夷平的老褶皱山系复活再造是控制新疆第四纪地质发展的主导因素,盖层褶皱也有强烈的表现。在中更新世、晚更新世的喜马拉雅运动后幕和余幕中,基底降升和盖层变形还相当普遍。目前在山前拗陷的前缘还在高速沉降。个别地段或许有裂谷化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