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37篇
  免费   1091篇
  国内免费   5657篇
化学   9511篇
晶体学   189篇
力学   753篇
综合类   192篇
数学   128篇
物理学   1409篇
综合类   8903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80篇
  2022年   512篇
  2021年   523篇
  2020年   502篇
  2019年   488篇
  2018年   333篇
  2017年   454篇
  2016年   497篇
  2015年   553篇
  2014年   939篇
  2013年   883篇
  2012年   835篇
  2011年   868篇
  2010年   802篇
  2009年   889篇
  2008年   923篇
  2007年   890篇
  2006年   840篇
  2005年   778篇
  2004年   770篇
  2003年   821篇
  2002年   691篇
  2001年   766篇
  2000年   627篇
  1999年   548篇
  1998年   514篇
  1997年   487篇
  1996年   451篇
  1995年   469篇
  1994年   345篇
  1993年   329篇
  1992年   299篇
  1991年   255篇
  1990年   238篇
  1989年   225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氧化还原介体催化强化污染物厌氧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具有产生剩余污泥少、可回收能源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处理各种有机污染物,尤其在有毒、有害、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厌氧生物法的处理速率通常比较低,而氧化还原介体可通过自身不断的氧化和还原来传递电子,提高电子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的传递速率,从而促进污染物高效厌氧降解。醌类物质和腐殖酸是应用较多的氧化还原介体,在催化难降解污染物降解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讨论了氧化还原介体的特点、作用机制,并总结了其对偶氮染料厌氧脱色、反硝化和多氯联苯厌氧降解的强化作用,提出了氧化还原介体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滤分级得到不同分子量的腐殖酸组分,并通过傅里叶红外、紫外可见、三维荧光光谱等表征其分子结构的差异.用基于Pd/Fe3O4纳米催化剂的新型电芬顿技术去除不同分子量的腐殖酸与Cr(VI)形成的复合污染物.研究表明,随着腐殖酸分子量的增大,其矿化效果越好,HA5(87.6%) HA4(79.0%) HA3(76.8%) HA2(70.0%) HA1(62.9%),且短时间内高分子量腐殖酸有较好的去除.这归因于高分子量腐殖酸表面的阴离子与Pd/Fe3O4发生静电吸附.此外,苯环取代度更高、共轭结构更多的高分子腐殖酸优先被原位生成的·OH氧化为多羟基化中间体,进而氧化开环,最终矿化为CO2和H2O.而在TOC相同条件下,低分子量腐殖酸中短链羧酸占比较高,其与·OH的反应活性低,矿化速率慢.总铬的去除同样遵循HA5(91.8%) HA4(88.2%) HA3(85.9%) HA2(85.4%)HA1(85.1%)的顺序,因为高分子量腐殖酸中含有更多能与Cr发生络合作用的活性位点,可在电解体系中协同去除Cr.本研究表明了腐殖酸分子结构对金属纳米颗粒协同电化学氧化性能和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的影响,为揭示腐殖酸与Cr(VI)复合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其有效去除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有机物废料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传统方法相比,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有机物废料有着极大的优势。介绍了处理废料的原理和工业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某高层建筑已完成污水处理装置土建部分的施工,为达标排放,提出改造方案。经方案比较,将原单级接触氧化法改为三级接触氧化法,将原鼓风曝气改为潜水曝气,增加污泥外循环回流及清水池和排水泵,以强化系统脱氮效果.保证出水顺利排放。同时,介绍了各处理单元的设计参数,分析了运行费用和投资,以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金属与金刚石薄膜接触的电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光华  张兴旺  季亚英  严辉 《物理学报》1997,46(6):1188-1192
用热丝辅助化学汽相沉积技术在Si衬底上合成了含少量受主型杂质的近于本征的金刚石薄膜,并研究了三种金属(Cu,Ag和Al)与它接触的电学特性,以及退火对接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Ag与金刚石薄膜接触的电学特性比较类似,而Al则明显不同;而且退火对它们的接触特性影响很大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烟气中Hg的氧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对Hg与Cl2在烟气中的氧化反应进行了热力平衡计算和动力学计算。平衡计算的结果表明有CI元索存在时Hg的氧化率为100%,而在相同的条件下动力学计算纺果为Hg的氧化率在20%~80%之间变化,与实验结果吻合。实际的氧化反应是一种超平衡状态,不能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因此应采用动力学与热力平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Hg在烟气中的反应机理。同时,计算结果显示Cl含量对Hg的氧化率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纳米TiO_2用于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氧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实验采用纳米级的二氧化钛,对甲基橙溶液进行了紫外光催化氧化处理,探讨了pH的影响和添加Fe3+的效果及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采用UV/O3/TiO2工艺对其进行处理,pH4-5时,10W紫外灯光照60min,CODcr去除率达84%,脱色率达96%以上。添加Fe3+,对溶液的催化降解速度提高不明显。动力学研究表明,CODcr降解速度对CODcr的浓度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9.
量子点器件的三端电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竺云  王太宏 《物理学报》2003,52(3):677-682
利用三端电测量方法,研究了调制掺杂二维电子气结构的量子点器件输运特性.报道了可分别测量二维电子气电阻和量子点隧穿电阻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量子点的横向耦合控制了量子点器件在小偏压下的电输运特性. 关键词: 自组装量子点 二维电子气 量子隧穿 肖特基接触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微纳米系统中的黏着接触问题,基于Hamaker假设和Lennard-Jones势能定律,通过积分方法得到了球体与平面间的黏着力,同时结合经典弹性理论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球体与平面黏着接触的弹性模型,该模型可以同时得到平面轮廓随间距的变形过程及黏着力和平面变形量随间距的变化规律,当球体半径较大时,所建模型与基于Derjaguin近似的黏着模型给出的结果基本一致,随着球体半径的逐渐减小,两种模型的差异逐渐增大,这是由于Derjaguin近似的误差随球体半径的减小而增大引起的,因此,当球体的半径趋近纳米级时,基于Hamaker假设的黏着接触模型可以给出更加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