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议员是谘议局之根本,考察谘议局议员情况,可以更直观的了解谘议局及其成立后的发展态势。通过对议员年龄、出身和地域的分析,可以看到议员大多数由传统士绅当选,思想上具有保守性;而正值当年的年龄和外来先进思潮的影响,又使他们具有开化、进步的一面。适逢其会,他们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领路人。保守和开化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个性特征,使议员成为新旧冲突的矛盾体,也成为社会转型期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
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处于皖南的徽州深受其影响.尤其是在太平军与清军轮番洗劫之下,徽州俨然成为了人间炼狱.在这次空前的战乱兵燹之中,徽州本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以胡晋柱、黄次荪、汪士铎等为代表的徽州士绅留下的大量笔记、年谱,为后人洞悉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徽州社会的实态提供了依据.不同于以往官方意识形态下的政治书写,太平天国时期的徽州地方记忆更多依托的是当地士绅的民间书写.而民间书写的最大特色即在于不以官方意识形态来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在徽州的前后发展,这样就尽可能地接近了当时的史实.另外,太平天国运动在徽州的发展亦可以看做其兴衰嬗变的地方缩影,它为全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提供了学术路径.  相似文献   
3.
4.
清末民初的陇中地区文风骎骎,人才蔚蔚。包括岷州在内的陇中地区士绅于同治、光绪朝科举中式后纷纷在桑梓兴办私塾教育,参与地方政治,为生存多方奔波,士绅阶层在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时期的生计问题日益恶化,但身处如此困境的岷州士绅仍坚守传统文化阵地,推动地方教育事业进步,努力肩负起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的使命,并在新旧教育及思想的衔接上进行了有益地探索。  相似文献   
5.
明代,齐云山道教信仰世俗化构筑了齐云山信仰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从齐云山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随着世俗群体在齐云山的活动 日益频繁,士绅充当了齐云山道教与世俗之间的桥梁,继而推动了齐云山道教信仰的世俗化.士绅在齐云山的活动,对于调节齐云山道教信仰与世俗之间的关系,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景平 《高分子学报》2021,53(5):186-201
以公元1719至1949年间甘肃金塔县水利事务为主线,可以分析这一因屯田而兴起的边疆社会在两百余年间的演化特征。清代屯田时期,金塔县水利事务完全由政府控制,屯田结束后逐渐转向民间自行管理;但政府却出于对边疆地区民众领袖易引发社会不稳定的成见,刻意将士绅集团排斥于水利管理事务之外。民国时期随着外源性水利危机的爆发,向外部“争水”成为决定区域社会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政府转而支持士绅阶层积极“争水”,士绅由此控制了全县水利事务。“争水”成功的士绅阶层很快涣散并劣化,致使金塔内部水利逐渐废弛、社会矛盾重重,并非迫切的“对外争水”成为凝聚区域社会的唯一共识。从屯田到争水,金塔社会在近世大多数时间中始终为单一维度社会管制目标所牵引,并未走上繁荣、有序、富于活力的发展之路。这其中涉及政治、环境等复杂因素的交相作用,但自屯田时代所遗留的制度化要素扮演了重要角色。短时期的屯田活动,造就了长时期存在于边疆区域的“屯田社会”,其流风余绪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7.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后,朝廷举行优拔考及举贡会考为士子宽筹出路。不料于考优拔之年,四川巴县及宜宾县竟发生了原科场经费是当尽归学堂还是于考选之年例应拨归士子之冲突。本文以四川省档案馆所藏相关档案及其他资料,细考诸生所持之理据,观察士子于停科举后之心理取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科举制废除前后,士绅阶层的转变,来观察科举制的废除对士绅阶层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结构的变迁所产生的作用。通过查证史料及相关书籍,本文得出以下三种观点:(1)科举制的废除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但是废除的方法值得商榷;(2)科举制的废除使得绅士阶层发生了大的转变;(3)科举的废除,使中国社会结构存在的士绅参与的"双轨形式"管理体系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9.
明代中后期,士绅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享有的社会特权得到进一步的扩张。这不仅表现在政治上"官民中介"角色的强化、经济上少缴赋税和豁免徭役特权的增强,还体现在由"是非"之论带来的文化权力的扩张和地方上教化的主导力量上。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从晚清绅权的膨胀到现代知识精英阶层的兴起,再到新乡贤的回归,士绅阶层与地方治理的话题因事关基层社会的现代转型而经久不衰。回顾晚清温州兴学场域中的士绅角色会发现,随着晚清政府权威的日益式微,士绅阶层对地方社会的影响却与日俱增,并达到一个历史顶峰。他们在教育改革场域中各显身手,共同致力于地方教育维新,但知识共同体内部也在不断分化,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竞合关系,并且开启了传统士绅向现代知识精英的转型历程。通过诒善祠塾、求志社、温处学务处、文成会等案例,具体而微地呈现晚清温州士绅在教育革新场域中的新旧派分与竞合关系,无疑可以为实现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合一”的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