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   16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8篇
综合类   12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凡 《科学世界》1994,(8):28-30
  相似文献   
2.
土木 《今日科技》2003,(4):45-45
如今,一项称为“临床鼻”的医疗产品在新加坡问世,该产品能让医生通过测量人的嗅觉,来诊断出病人是否患上相关疾病,甚至是帕金森症及早老性痴呆症。  相似文献   
3.
测试发现,酸味和甜味的感阈值随刺激物温度的升高耐降低,咕味和苦味的感受阀值在中等刺激物温度下最低。在各种刺激物温度下,酸味,甜味和碱味的感觉阈值女性都低于男性,人类对苦味的感觉阈值低,但个体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北方山溪鲵和隆肛蛙视网膜结构与生活习性、捕食方式的关系,用光镜观察了这两种动物视网膜的结构,测量各层厚度、3个核层胞核的层数及胞核直径.结果表明,山溪鲵与隆肛蛙视网膜虽然各核层的层数相似,但隆肛蛙的胞核直径明显小于山溪鲵,致使两种动物在3个核层和2个网层的厚度上存在明显差异.从视网膜结构分析其机能,依赖于视觉捕食的隆肛蛙,视网膜具有较高的视敏度;捕食时以嗅觉为主、视觉为辅的山溪鲵,视网膜则具有较高的光敏度.显示了视网膜结构机能与各自的捕食方式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布氏田鼠的嗅觉通讯II:2种不同方法下气味辨别实验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研究2种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法对布氏田鼠气味辨识别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给予单个气味刺激同时给予多个气味刺激的2种不同实验方法,所得到的数据结果没有显性差异,都能够反映出动物对气味的辨别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千万次的努力也比不上一次正确的抉择。逆风而行,需要勇气和魄力,诸葛祥京就是这样的一位逆风英雄。千万次的努力也比不上一次正确的抉择,在情定权健之后,他最终得以展翅高飞。出生于农村的诸葛祥京,在大学毕业以后面临两种选择,工作稳定的政府机关和充满挑战的大型上市企业,考虑再三,他毅然放弃了稳定,而选择了后者,这对常人来说无疑是个冒险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化学感觉包括了红辣椒产生的灼烧感、椒样薄荷产生的清凉感、碳酸饮料产生的麻刺感和葡萄酒产生的涩感,是化学物质刺激到感受冷、热、疼痛等神经系统而产生的敏感性反应。化学感觉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术语,最早称为共同化学感觉,后来又称为三叉神经反应。化学感觉与嗅觉、味觉相互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食品香味,尽管其他感官输入(例如质地、色泽和温度等)也参与整个香味形成过程。本文对化学感觉的基本特征、它与嗅觉、味觉的相互作用及其转导机制进行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8.
爆炸物杀伤力大、隐蔽性强,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战争,也是恐怖分子施暴方式的首选。基于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迫切需求,爆炸物检测技术受到世界公共安全领域的高度重视。相比于其它分析方法,比色法因操作简便、抗干扰性强,不依赖分析设备的优势成为最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爆炸物的方法之一。该文主要综述了比色法在爆炸物探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对比色探针和比色阵列研究进展的总结与前景分析,并重点讨论了比色人工嗅觉系统及其在爆炸物检测中的应用,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光肩星天牛定位寄主的糖槭挥发物成分,解析挥发物在光肩星天牛搜寻和定位寄主过程中的作用,为光肩星天牛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热脱附气质联用法(thermal desorp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TCT-GC-MS)分析鉴定糖槭挥发物组分...  相似文献   
10.
陈佳 《科技信息》2013,(26):180-180
味觉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生理感觉,伴随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日两国表示生理感觉的味觉词汇,随着地域文化信息的不断注入,逐渐突破了其原有的味觉使用范围,扩散到其它感官领域。这一现象在修辞学界被称为"通感式隐喻"。本文主要围绕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来考察汉日味觉形容词通感式隐喻现象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