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王国维这里,“古雅”作为艺术形式(优美和宏壮)的一种载体,是艺术的形式因素,但不完全等同于艺术的形式。它侧重指艺术家对于艺术符号的处理形式,是艺术的整体形式的微观形式元素,就是艺术家用来传达艺术作品整体形象时进行艺术符号操作而形成的微观形式元素。“古雅”还是艺术品所体现出的一种形而上的美学价值,而“趣味”、“神”、“韵”、“气”、“味”这些东西就是“古雅”的美学价值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不同于中国传统古典文论的概念,王国维的“古雅”以西方美学范畴为基础.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一文中,王国维区别了“第一形式”和“第二形式”.其“古雅”概念主要是指“第二形式”,是对美的对象的表现形式,是双重形式,也就是“形式之美之形式之美”,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古雅”和“优美”、“崇高”的互补性.对“古雅”的判断是经验的、后天的,个人和时代的不同也同样制约着对“古雅”的判定,而这种判定同时又需要一种“修养力”.  相似文献   
3.
《古诗评选》是对何逊诗歌作出重要评价的批评文本,是研究何诗的重要资料。王夫之认为“古雅”是何逊诗最重要的特征,具体表现体为:雅正和缓、从容温厚、优游不迫的气度;委婉曲折,劲密,含蕴不尽,不蔓不枝、内敛贯通的气势;情景相入的情景关系。  相似文献   
4.
不同于中国传统古典文论的概念,王国维的“古雅”以西方美学范畴为基础。在《古雅之在关学上之位置》一文中,王国维区别了“第一形式”和“第二形式”。其“古雅”概念主要是指“第二形式”,是对美的对象的表现形式,是双重形式,也就是“形式之美之形式之美”,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古雅”和“优美”、“崇高”的互补性。对“古雅”的判断是经验的、后天的,个人和时代的不同也同样制约着对“古雅”的判定。而这种判定同时又需要一种“修养力”。  相似文献   
5.
探寻王国维"古雅"说、"境界"说的传统继承,透视其美学思想的内蕴,在于沟通王国维的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渊源,从而了解王国维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视界     
《世界知识》2013,(18):36-37
荣宏君 青年画家,1973年生于山东曹县。幼喜翰墨,性近文史。少年负笈京华,拜师著名学者文博大家史树青先生习读书,学鉴赏.获益颇多:后又拜师著名画家于志学,并跟随干志学先生赴青藏高原、入新疆大漠、访敖鲁古雅。美术史治学则师随当代著名美术评论家、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先生。现为北京朔源文物鉴定中心特聘主任,在绘画之余从事美术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探寻王国维"古雅"说、"境界"说的传统继承,透视其美学思想的内蕴,在于沟通王国维的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渊源,从而了解王国维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视界     
《世界知识》2013,(20):36-37
青年画家.1973年生于山东曹县。幼喜翰墨.性近文史。少年负笈京华,拜师著名学者文博大家史树青先生习读书.学鉴赏.获益颇多;后又拜师著名画家于志学.并跟随于志学先生赴青藏高原、入新疆大漠、访敖鲁古雅。美术史治学则师随当代著名美术评论家、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先生。现为北京朔源文物鉴定中心特聘主任.在绘画之余从事美术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赵树功 《高分子学报》2019,51(5):136-144, 124
古雅”是王国维为裁鉴中国古代所谓“非天才”创作的审美价值创造的概念。其相关理论呈现出如下矛盾与游移:一方面古雅论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才思想中才学关系理论的深刻影响,并对文艺创作中的人力所能有着细微准确的把握;另一方面又将西方超人意蕴贯注于“天才”概念,通过“天才”、天才创作与“非天才”、非天才创作的截然二分,形成以“美术”与“非真正之美术”为表象的天人对立,模糊了中国古代文才思想中才有其分的通识。既强调“古雅”可以凭依人力,又透露出其创作没有一定禀赋难以臻达的倾向。以上矛盾与游移,源自作者对康德天才论的笼统理解,源自作者以叔本华天才思想对康德天才观的异位阐释,源自他对西方“天才”概念与我国才性、文才、禀赋等固有概念内涵未作区划情况下的强制阐释。王国维有关“古雅”的论述虽然不无偏颇,其方法论对当代文化建设仍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