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物理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浅议"粉骷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骷髅是中国历代不同文体作品中一个惯用的意象.将美貌的女性和象征死亡让人畏惧的骷髅相联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男性对女色的矛盾心理,它是综合儒释道三教思想的产物,是中国古人一种文化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0.1古人作注释,当然要解决词(字)义、句意、段意(章旨)、读音、修辞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又都与语法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语法,作为语言表达的系统法则,是现代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但它与语言表达俱存。古代注释家没有自觉的语法思想,这是肯定的,但既要解决语义、读音等问题,就不能不涉及语法问题,其基本特点是在注释词(字)义,串讲句意时考虑语言表达的构成,从而透露出若干语法信息,它既是古人的某些语法观念的反映,又能成为后人对语法问题作广泛研究的有用资料。  相似文献   
3.
周慧民 《世界博览》2011,(21):84-84
许多人讨论饮食史时,重点放在“食”,对饮的关注饺少。但谁都应该知道,喝得讲究,才是养生保健之道。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人心理健康的方法有借助社会支持力量,例如中医、巫术、术数等解决心理问题,消除心理疾病的方法;也有藉自我的力量,通过修身养性达到身心和谐,实现心理健康.还有一些兼具社会性支持和自我支持的特点的方法,如诉诸宗教的方法,对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晓洲 《今日科技》2007,(2):56-56
杭白菊又称甘菊,是我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明末清初桐乡著名学者、农学家张履祥,在其著作《补农书》中曾写道:“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古人春食苗、夏食英、冬食根,有以也。每地棱头种一二株,取其花,可以减茶之半,茶性苦寒与苦菊同泡。”可见,早在300多年以前,就有人以种菊为业,不断积累种菊经验,并将白菊作为商品菊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6.
郝正宏 《世界博览》2009,(16):87-87
明朝紫柏大师记:“陆亘大夫谓南泉日:‘肇法师甚奇怪,解道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南泉指庭前牡丹花云:‘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 南泉所云乃禅语,因陆亘大夫未悟,故南泉映“人见花如梦相似”道出其未悟境界,并双印前句:欲“解道”,必先“人见花”;“如梦相似”,究其因实乃“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此未悟境界,古人如是,今人亦如是。  相似文献   
7.
泰山的古树名木资源十分丰富,既是大自然的恩赐,同时也凝结着历代各阶层人们的关爱与呵护。古代的帝王、官员、僧侣以及普通的黎民百姓在泰山上种植、保护泰山树木的行为和绿化意识,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出于朴素的生活需求和增强观赏性的目的种植泰山树木阶段,逐步进入对泰山神灵的敬畏,有意识地保护泰山树木阶段,最后出于人树长期相处的感情融合,上升到关爱、呵护泰山树木阶段,达到人与自然的争谐相处,与今人的绿色环保意识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因为中西方本就拥有两种不同文化特质,中国诗与外国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对象,故宋诗平淡是否成为理论,如果完全参照西方的理论界定和标准,这是有问题的.本文从宋诗"平淡"的说法入手,通过考察宋代的文学观念变化,辨析了宋诗"平淡"说法提出的原因,并解析了宋诗"平淡"的内涵及评价标准.这说明宋诗"平淡",已经成为宋人关于诗学创作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中国的气脉出发,假若我们将古人对于诗歌的认识大致归纳为"诗歌理想"、"诗学(创作论)"、"诗学理论化、系统化"三个阶段的话,那么宋诗平淡虽未完全达到诗学理论化、系统化的阶段,然而它已超越了一般"诗歌理想"的层面.成为宋人关于诗学创作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唐代韩愈提出的"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是对文学创作规律的概括,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赞同者从立身祁向、情感性质、对待别人批评的态度、科举制度、忧患意识等不同角度来解说;不赞同或持怀疑态度的,又分别从宗经、征圣的立场、文体的不同功能、审美心理、创作主体的要求、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等不同的方面来解说.古人的种种解说,虽纷纭散漫,"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对我们认识"庐山真面目",也许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时下国人,生活过得富裕而不富贵。物质财富有余而精神生活贫乏不足。身心世界处于严重脱节的状态。古人云:身富谓之富裕,心富谓之富贵。身富心贫裕而不贵,是下等境界;身富心亦富既裕且贵,是中等境界;身贫心富虽说不裕但贵,乃上等境界。古人做到可不富裕但不可不富贵。今人不及古人,反其道而行之,宁可不富贵但不可不富裕。构建和谐社会,说到底,就是将富裕和富贵二者高度地统一起来,探索一条从富裕走向富贵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