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明代戏曲体制的演变,如果说是从南戏传奇化揭开序幕的话,则标志着这种演变最终完成的便是传奇昆曲化。换句话说,只有到了这一步,明代戏曲才能得以展示一种比较完整的艺术面貌。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国戏曲史上的两大戏曲类别元杂剧与南戏(明清两代称为传奇)之主角正末,正旦与生,旦,人们习以为相同的,然而考察其作品实际,二实有重大差异,正末,正旦既可扮演主要人物,亦可扮演次要人物;二的关系既可为夫妻或情侣关系,亦可为其他关系;一剧之中或有正末而无正旦,或有正旦而无正末,而南戏之生,旦则只扮演剧中的主人公,且二必为夫妻或情侣关系,且有生必有旦,有旦必有生,究其原因,在于末与生,正旦与旦所代表的人物范型的不同以及这两大戏曲类;别题材的传统与音乐组织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在明代众多的戏曲论著中,徐渭《南词叙录》是唯一一部专门研究南戏的著作。《南词叙录》融资料性与概论性于一体,内容既丰富,创获亦甚多。分别从"勾勒南戏发展史"、"倡导南戏本色语"、"蒐集南戏之文献"三个方面,对其成就与特点进行梳理与论析。认为在戏曲史上"尊北鄙南"的有明一代,徐渭以一己之力而独推南戏的举措,对于南戏在当时的繁荣和发展显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民间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曲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们对民间南戏的曲用韵情况不甚了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它的欣赏。运用数学统计、综合少纳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的唱曲韵脚作穷尽式的考察,以揭示它曲用韵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南戏是宋元时期在民间产生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它发展到元末明初便分为民间南戏和文人南戏两途。虽然民间南戏代表着南戏的主流方向,但文人南戏的出现在中国戏曲史上有英特殊的意义和不可替代性,客观上对于明清传奇文学体制的规范和音乐体制的规范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贩马记》是李健吾进行话剧民族化改革的一个成功尝试,它巧妙地将南戏的一些重要特征吸收进话剧,创造出传奇剧这种新类型。李健吾在使用“南戏”与“传奇”两个概念时,并不严格加以区分。他把自己的戏叫作“传奇”,并试图吸取南戏的精神:在形式、时空背景、人物设置、情节构造、意境以及语言等方面继承南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研究南戏与俗文学的关系来探索南戏的形成与发展。南戏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思想,运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这些大都出于无名氏之手的作品,在表现方式与艺术体制等方面,都对俗文学有所继承和吸收。作者通过大量的资料考证、对比研究,认定南戏是接受了宋元俗文学和多种民间表演技艺而创造的一种艺术新体制。  相似文献   
8.
《白兔记》为明人称为"四大传奇"之一,在南戏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关于它的创作年代,学界一般认为是元代,然也有学者认为它或成书于宋。经考证,《白兔记》不可能早于元灭南宋、统一南北,即公元1279年。一是《白兔记》的情节内容完全承袭《刘知远诸宫调》而来;二是"刘知远故事"自北宋始一直在北方流行;三是《白兔记》中的爱情套路与《拜月亭》《琵琶记》等如出一辙;四是《寒山堂曲谱》《白兔记》中的"刘唐卿改过"的小注,恰暴露了南戏改编者借鉴了刘氏的同题材杂剧。  相似文献   
9.
杨栋《〈张协状元〉编剧时代新证》一文,认为《张协状元》剧编写于元代杭州。针对杨文中提出的十个问题,逐一解读剖析,可以推断《张协状元》为南宋中期戏文且只能产生在南戏故乡温州。  相似文献   
10.
宋元南戏为最早成熟的戏曲样式之一,是中国古代戏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宏大的结构、丰富的内容以及别具情趣的表演艺术,完善着古代戏曲的形态,至今仍产生着积极的影响。钱南扬在《戏文概论》中推论“戏文的发生,应远在宣和(1119-1125)之前。”辨析各家观点,从南曲戏文所用曲调、海盐腔的产生年代、南戏的流播以及祝允明《猥谈》中的一段记载四个方面,验证钱南扬的观点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