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4篇
力学   5篇
物理学   8篇
综合类   6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采用数值方法分析心肌动作电位对心脏节律的影响。心肌动作电位用Noble模型来描述,心脏节律用Bernardo-Signorint模型来模拟。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心肌动作电位形成的靶环波和螺旋波对心脏节律影响较大。当心肌动作电位表现为噪声时,心脏节律可完全破坏。  相似文献   
2.
采用吸附式电极记录了荒漠沙蜥在不同体温条件下 ,在体心脏的单相动作电位 (MAP:Monophasic Action Potential) .实验温度为 :5℃ ,10℃ ,15℃ ,2 0℃ ,2 5℃ ,30℃和 35℃ 7个温度等级 .结果表明 :(1)在最适温度 (2 0~ 2 5℃ )时 ,荒漠沙蜥心脏单相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与高等动物及人类基本相似 ;但也有其特殊性 :动作电位 0期除极期最大幅值为 11.4 2± 2 .5 8m V;复极 2期电位幅值基本保持恒定 ,呈平台期 (PP2 :Plateau Phase2 ) ;在复极 3期末 ,电位基本恢复到 0电位(膜电位为 0 m V) .(2 )随着体温的升高 (5~ 35℃ ) ,荒漠沙蜥心脏单相动作电位时程呈温度依赖性减小 ;0期最大除极速度 (Vmax)呈温度依赖性增加 (5℃为 77.0 8± 4 7.11m V/ms;35℃为 614.63±10 5 . 0 2 m V/ms) ;低于最适温度时 (2 0~ 2 5℃ ) ,在 2相平台期末 ,又出现一次除极电位 (后隆起波 ) .其最大电位为 0 .5 8± 0 .18m V.(3)随着体温的升高 ,荒漠沙蜥心脏单相动作电位复极 1期电位呈温度依赖性降低 (5℃为 2 .2 4± 1.31m V/ms;35℃为 0 .82± 0 .4 9m V/ms) .(4 )心电图 (ECG)的同步记录表明 :心电图中的 QRS波与心脏单相动作电位 0期除极完全相对应 ;T波与动作电位的复极 3期相对应 .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肌纤维细胞内动作电位(IAP)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将IAP波看作两部分之和,一部分对应于动作电位激励波的波峰,另一部分对应于动作电位的后电位,并用两个简单的解析函数分别表示它们.模型的特点是,模型中描述波峰和后电位相对幅度的参数,对应于与激励波波峰有关的跨膜电流的中心矩,而且,这些参数可以由窭验测量的IAP或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反向估计确定.  相似文献   
4.
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了苦楝种核提取物对蛙离体神经干A,C类纤维动作电位幅度和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浓度为0.1g/ml的苦楝种核提取物对A,C两类纤维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和传导速度均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且C类纤维复合动作电位先于A类纤维被阻断。  相似文献   
5.
李扬  刘先斌 《力学学报》2020,52(1):184-195
在生物物理学中, 越来越多的现象是由于分段确定性的动力系统与连续时间马氏过程之间的耦合作用而产生的. 因为这种耦合性, 相关的数学模型更适合取为随机混合系统而不是扩散过程(基于It?随机微分方程). 本文从理论上和数值上研究了在弱噪声条件下无鞍点状态的随机混合Morris-Lecar系统中, 由通道噪声诱导的自发性放电现象. 一个动作电位的初始阶段可视为噪声诱导的逃逸事件, 其最优路径和拟势可由辅助Hamilton系统给出. 由于系统不存在鞍点, 因此可选择虚拟分界线(ghost separatrix)为阈值, 研究噪声诱导的自静息态的逃逸事件. 通过计算在阈值处的拟势, 便可发现其值有一个明显的最小值, 其作用类似于鞍点. 通过改进的Monte Carlo模拟方法, 计算了历程概率分布, 其结果对初始阶段和兴奋阶段的理论解均给出了验证. 此外, 基于前人将拟势等高线作为阈值的另一种选择, 我们对两种阈值取法的优劣性进行了比较. 最后, 本文研究了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道噪声的不同组合对最优路径和拟势的影响. 结果表明: 钾离子通道噪声在自发性放电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且两种噪声强度存在一个最优比例能使总的噪声强度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6.
研制了一种可同步检测神经电生理和化学信号的双模检测仪,并应用此仪器开展了双模同步检测实验。此仪器具有0.3μV电压分辨率的64通道神经电生理检测功能、pA级电流精度的4通道电化学检测功能,具备动作电位分离分类、计时电流法、循环伏安法等常用的检测功能,并且能实现对双模神经信号的同步观测和分析。在采用此仪器开展的单模实验中,完整地检测到了64通道的模拟神经信号,结合微电极阵列获得了信噪比( S/N)为6的神经动作电位发放;采用循环伏安法,获得了铁氰化钾在溶液浓度0.1~10 mmol/L范围内与电流响应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889;同时,采用计时电流法获得了抗坏血酸在溶液浓度10~800μmol/L 范围内与电流响应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841。结合大鼠脑缺血模型开展了双模检测实验,在该模型中成功地同步检测到了神经动作电位发放和抗坏血酸浓度变化引起的电流变化,并发现大鼠大脑初级感觉皮层抗坏血酸浓度与动作电位发放呈一定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丘脑底核(STN)深部脑刺激(DBS)已成为帕金森病的重要外科治疗手段,然而其确切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制备了一种16通道植入式微电极阵列(MEA),在MEA表面修饰了铂黑-还原氧化石墨烯-Nafion膜(Pt/RGO/Nafion)纳米材料,用于同步检测麻醉大鼠脑内纹状体神经元在STN电刺激前后多巴胺(DA)含量和动作电位(Spike)发放变化.STN-DBS结果表明,电刺激20 s后,DA含量开始升高,最高达1.72 μmol/L,较高浓度状态保持约50 s后回落至正常水平.与此同时, 检测到在DA上升阶段中间神经元Spike发放活动增强,在保持高于DA正常浓度水平阶段,中等多棘神经元(MSNs)放电频率增加.本研究制备的微电极阵列传感器能够实现脑内多巴胺和电生理的原位实时检测,有望成为神经信息检测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电生理学实验证明:三丙酮胺(TAA)有效地改善缺氧台氏(Tyrode)液灌流所致的心肌电活动异常;明显减轻关闭呼吸机致整体动物心肌缺氧时动作电位变态的程度;显著抵抗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诱发在位心脏急性心肌梗塞的电生理异常反应。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冬眠状态黄鼠与活跃状态黄鼠心肌在Rynodine,CD^2 和低[Na ]。作用下动作电位和收缩力的变化。实验表明黄鼠能随活动状态的不同而改变钙调节方式,在冬眠状态主要通过增强内源钙的利用进行钙调节。  相似文献   
10.
EMG信号的一种合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改进了的肌电信号模型,完成了单纤维动作电位(SPAP)和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的计算机模拟.以此为基础,结合肌肉组织的生理结构和肌电信号的产生原理,首先由多路SPAP信号经过符合生理特性的变换处理后,合成一路MUAP信号,然后考虑人体组织对肌电信号的衰减作用,对具有不同发放率的MUAP序列进行EMG信号的合成.这种人工合成的EMG信号有助于从理论上研究肌电信号的发放率和传导速度等特性,并将为肌电信号的分解给出一个合理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