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8篇
力学   3篇
物理学   135篇
综合类   2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小型冷藏装置采用不同制冷剂(R12、R22、R502)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根据理论计算和产品性能试验的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在采用自然对流式蒸发器时,小型冷藏装置的制冷剂以R12为佳。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作用下的制冷剂水合物结晶过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分析了超声波对制冷剂水合物成核生长的影响机理,然后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对水合物的结晶生长有明显的影响,阶梯形的超声探头作用下的成核引导时间比指数形锥体引导时间长,促进水合物生长的超声波功率P范闱是58W相似文献   
3.
4.
适用于整个区域的 HFC-32 状态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现有的PVT和比热容测量数据,作者提供了一个HFC-32跨接状态方程。本方程适用于压力从零至35MPa,密度从零至1450kgm-3,温度从150K至480K。比较了HFC-32的热力学性质,包括:压力-比容-温度(pvT)、比定容热容、声速、第二维里系数、饱和液密度等的测量值与本状态方程计算值。还给出了HFC-32的饱和蒸气压和饱和液密度的计算式。上述计算式具有较高的精度,可满足工程计算需要。  相似文献   
5.
R22饱和蒸气在水平双侧强化管外凝结换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氟里昂制冷工质R22在水平单管外的凝结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传热管分别采用光管、低肋管及6根不同几何参数的双侧强化高效传热管.试验结果表明:强化管内侧强化换热效果为光管的2倍左右,管外凝结换热系数是光管的5~7倍.在冷凝温度为40℃、管内冷却水流速范围为0.5~3.2m/s时,各强化管总的传热系数是低肋管的1~2倍,是光管的4~6倍  相似文献   
6.
对HFC134a和CFC12水平管内流动沸腾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实验工况范围内,HFC134a比CFC12的沸腾换热系数高32%~43%;流量对HFC134a与CFC12水平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系数之比的影响较大,干度和热流密度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含油制冷剂在小管径换热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含油制冷剂在6.34和2.50 mm换热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质量流率为200~400 kg/(m2.s),热流密度为3.2~14 kW/m2,蒸发温度为5°C,进口干度为0.1~0.8,干度变化0.1~0.2,平均油质量分数为0~0.05.定量分析了不同质量流率和干度时,润滑油对制冷剂在小管径换热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与大管径换热管相比,油的换热增强效果在小管径换热管内减弱甚至消失,在高干度和高油浓度区,油的存在使换热严重恶化.对于上述换热管,换热系数、油影响因子以及基于制冷剂物性的两相换热增强因子随油浓度的变化规律缺乏一致性.采用局部油浓度下的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性计算得到的两相换热增强因子能较好地反映润滑油对制冷剂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管内流动沸腾局部压降实验数据,定量分析了不同质量流率下油影响因子和两相增强因子随整体油浓度、局部油浓度以及干度的变化规律,局部油浓度考虑了含油制冷剂在流动沸腾过程中的非平衡传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性的两相增强因子与局部油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度,不同干度下斜率变化一致性良好;基于局部油浓度和混合物性的两相增强因子压降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润滑油在制冷剂中的实际存在状态及对制冷剂压降的影响规律,且物理意义明确,其预测值与95%以上实验数据的偏差均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9.
提出制冷剂过冷区热力性质的隐式拟合模型,给出了制冷剂过冷区热力性质的隐式拟合、显式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够保证制冷剂热力性质计算的可逆性,同时由于不存在迭代,保证了热力性质计算的高速性和绝对稳定性.以REFPROP 6.01的计算结果作为数据源,以环保工质R410A和R407C为例对该模型作了验证.计算与对比结果表明,应用所提出模型得到的快速计算公式的计算速度比REFPROP 6.01程序的计算速度提高了3个数量级,且能保证在常用的制冷空调工况范围内的最大计算偏差小于0.49%,而平均计算偏差小于0.09%.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新型大容积低温箱的研制情况.该低温箱采用了由两个单级压缩系统组成的复叠式制冷系统,其中高温循环系统采用R22作为制冷剂,低温循环系统采用R13作为制冷剂.R笠系统既可以单独运行,又可以与R13系统复叠运行,因此系统可以达到-70℃和-20℃两个蒸发温度.同时,低温箱内工作室净容积达到0.216m^3,在-70℃的低温下,低温箱制冷系统仍能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