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0篇
综合类   63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工程经济学角度,引进等额年金,设计日负荷修正系数,得出冰蓄冷空调系统设备选择的目标函数,对各参数进行赋值,求得最佳的系统设备选择,并用一个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此数学模型是有效的。所得的结论可供设计者在设汁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中提出一种新型的浸润式动态制冰方式,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新型制冰方式和传统滑落式制冰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冰时间相等的条件下,新型制冰方式的制冰量提高了约19%。在制冰量相等的条件下,制冰周期平均缩短了10分钟,蓄冰周期平均缩短了约2.3小时。此外,新型制冰机组采用的脱冰方式可以减小冷凝器的换热面积。  相似文献   
3.
分时蓄冷时负荷变化大,但可充分利用低谷电来制冰蓄冷,而在高峰时,制冷机不开以融冰供冷,满足空调负荷要求,真正起到在电网中削峰填谷作用。分时蓄冷时,负荷变化大,在融冰循环运行时,流量变化幅度随之变大,情况特殊,因此需要系统要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详细分析了冰蓄冷空调系统流程配置,并分别从空调蓄冷系统的管路设计、阀门及附件的设置及选择、二次冷剂管道直径及压降计算,溶液的膨胀措施四个层面论述了冰蓄冷空调系统流程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5.
地源热泵户型蓄冰中央空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空气源热泵户型中央空调存在COP值低、机组耗电量大,冬季融霜控制困难、室温波动大,机组无真正的能量调节,单相电机组额定制冷(制热)量太小,给用户带来不便,以及加剧了城市电网的供需矛盾等问题,提出了地源热泵户型蓄冰中央空调的解决方案,并探讨双热力膨胀阀,双蒸发器和盘管外融冰的机组结构形式,还就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住宅面积扩大和多样化、城市建筑和环境的限制、电力部门将推行居民家庭“峰谷电价”等方面,分析了地源热泵户型蓄冰中央空调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有限空间等间距水平顺排恒壁温管束外蓄冰过程的实验研究,揭示了环水温度和中管周围水温的变化特征和降温特点,明确了环水和上下管间水的降温过程存在的对流和密度反转现象,以及在蓄冷过程中管间流场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水温度较高时,环水和中上管间的水降温过程会存在明显的降温停滞现象,并出现不同温度的降温平台.降温停滞平台的长短与初始水温以及盐水温度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从技术角度研究和探讨了热管做为冰蓄冷装置的适用性;对各种热管用金属管材与工质的特性进行了科学比较;从而最终确定了适宜冰蓄冷工作的热管管材、热管工质及其基本尺寸;为热管冰蓄冷装置的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省自7月份以来,由于干旱少雨,持续高温,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到目前为止,我省今年的统调最高负荷已13次刷新了历史最高记录。 纵观全国,由于供电形势紧张,已有19省市先后拉闸限电。为了应对电力紧张的局面,我省提出了错峰用电的措施。广东省物价局、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以“粤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该工程项目的制冷机房的设计方案,采用冰蓄冷技术结合常规冷水机组的冷源形式,说明了冰蓄冷系统的特点及工况流程,通过分析空调负荷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运行模式的可行性,从而得出优化运行模式,并详述了该运行模式下的具体供冷方案。  相似文献   
10.
内融冰式冰盘管蓄冷槽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空调蓄冷装置,对这种蓄冷槽传热性能的掌握对于工程应用非常重要.现有的这种蓄冰槽模型均为同心圆柱模型,不能反映冰水密度差对这种蓄冰槽传热性能的显著影响.本文对内融冰式冰盘管蓄冷槽的蓄冷(结冰)和取冷(融冰)实验结果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建立了传热性能动态模型.采用同心圆柱模型描述蓄冷过程,而对取冷过程采用了准同心圆阶段、偏心阶段和碎冰阶段的三段动态模型.合理地反映了融冰过程不同阶段由于冰水密度差造成的换热速率变化的机理,因此模型的适应性强,预测性好.实验对比的结果也说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不同入口流量、入口温度蓄/取冷过程的蓄/取冷速率、出口温度的变化,因此可直接为工程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