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许多神秘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 在《雷雨》里,宇宙如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以逃脱这黑暗的坑…… 《雷雨》是一种情感的憧憬,一种无名的恐惧的表征…… ——曹禺《雷雨》序  相似文献   
2.
吴丹  李晶晶 《科技信息》2008,(9):225-225
《榆树下的欲望》之所以成为奥尼尔早期创作的最高成就在于它错综复杂的人物形象一生爱恨情愁善恶交织的悲剧命运以及悲剧色彩映射下的深刻社会历史根源。悲剧的发生是必然的,仇恨、物欲、性欲、清教主义和男权社会的压迫,导致他们在欲望与压迫的夹缝中挣扎沦陷并最终走向毁灭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的悲剧通过揭示社会矛盾,反映出深刻的思想内涵。权欲、情欲和仇恨三种欲望过度膨胀所导致的毁灭,是他表现的主题之一。通过对莎士比亚悲剧主题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悲剧的深刻性,把握莎士比亚悲剧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4.
孔新彩 《世界博览》2010,(16):24-29
抗战胜利65周年之际,本刊记者一线报道日本人是如何纠结于历史并看待未来的"仇恨是一种束缚的感觉,它无法被定义。"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曾无奈地说道。但仇恨无疑是一剂让人麻醉的"毒品",能够达成某种平衡的廉价"砝码"。这一"砝码"是一种人类内心世界"不满足"的补偿品,失衡越多,仇恨越大。  相似文献   
5.
《八月之光》的主人公乔性格孤僻冷漠,给人留下了无情凶残的印象。然而在他的内心,也曾有过对亲情的渴望、对爱情的向往。生活对他的残酷磨炼使他失去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信心,最终成了读者眼中凶狠的杀人犯。文章从萨特“为他人的存在”这个角度来分析乔与他生命中女人的关系,从而探讨他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6.
"仇恨犯罪"是源于美国的一个用语,其在中国语境下主要指称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大量以仇恨为动机并对社会有强烈的负面影响、对社会的安全与稳定秩序产生冲击的类型化刑事案件。社会转型所引起的诸多冲突和矛盾,尤其是社会阶层结构的改变与贫富分化的不断加剧是仇恨犯罪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仇恨犯罪不能一味"打击",而应该从社会入手,调整观念,理顺各种社会关系,从根本上化解社会冲突与矛盾。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发愤书”理论在清代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1.鲜明的时代性。清初,许多作家借“发愤”说发民族之义愤;鸦片战争以后,发仇恨帝国主义、振兴中华民族之感情。2.范围的拓宽。不少作从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的结合上,把它应用于小说创作中。3.“发愤”之作冲破“中和”思想,表现出与世抗争的精神。清代发愤说,对“五四”以后的新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强 《世界博览》2010,(17):66-67
古琦,一个性感、冷艳的奢侈品品牌,却成长在充满谎言、妒忌和血腥的家庭之中。古琦(Gucci)这个品牌的诞生故事同其他奢侈品大同小异——出身贫寒的年轻人从学徒干起,最终凭借手艺、灵感和幸运女神的眷顾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但围绕着创始人家族发生的一系列有关谎言、嫉妒、仇恨、手足相残、罗曼史和仇杀等曲折离奇的故事,却让这个品牌显得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9.
老舍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以民族主义的思想形式呈现出来的.他的民族主义的"民族"指的乃是中华民族,因而他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是统一的.老舍对中华民族的振兴问题作了长期的思考,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民族主义思想.通过深刻的民族自省,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优长,达到民族自强的目的,是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民族敌人怀有强烈的仇恨,但又以世界各民族和平共处为自己的理想,是他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另一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